第423章 龐大的資產(1 / 2)

夏季,葉姬河的水流量達到了最大值,來自阿賴山的冰雪融水彙聚入河道,洶湧奔騰而下,氣勢磅礴蔚為壯觀。在葉姬河的上遊,十數輛巨大的水車依次排開,強大的水流帶動了巨大的衝錘,隨著水輪完成每一次的轉動,一枚新式的寧遠錢幣被衝壓而成。

衝壓錢幣的主持人是匠師樓髯,耗費了一年半的時間,在他廢寢忘食的努力下,集合數十名工匠的智慧,衝力強勁鑄幣的水車終於問世。

拿著樓髯遞過來的一枚金幣和一枚銅幣,李懷唐喜不自勝,寧遠城終於有了自己的錢幣,而且具有極高度的防偽性。錢幣正麵是寧遠城的縮影和標有數字的麵值,背麵是四個字,寧遠金幣,無論圖案還是數字都精美絕倫凹凸有致,依靠強大的衝力一次衝壓而成,非一般的錢範鑄幣術可比擬。本來,樓髯的建議是將李懷唐的頭像壓上錢幣的正麵,後來被烏蒙否決了,樹大必然招風,誰知道那個向來言必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大唐朝廷會怎麼看,萬一引致有心人的惡毒攻擊,隻會給李懷唐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幹脆將頭像該做寧遠城,這樣就無可厚非。

“每天的產量有多少?”

笨拙的水車速度很慢,看著讓人自動產生急躁的情緒,恨不得跳入河裏幫著推一把。衝車靠水力帶動,一旦夏季過去,河裏的水量減少,衝車將更加緩慢,所以,按李懷唐估計,每年隻有三到四個月的時間適合衝壓錢幣,如果產量不夠,將嚴重製約寧遠城的商貿發展。

樓髯點著手指回答:“一台水車一個時辰可以造出一百枚,現有十五台水車。我仔細測算了下,這裏的地形可以容納一百台這樣的水車,如果百台水車全部竣工,那麼每天可產12萬枚,一年裏加上春末秋初和整個夏季,產出150萬枚沒什麼問題。”

百萬級的數量聽起來貌似很大,然而對於規模龐大的商貿活動來說無異是杯水車薪。

寧遠城附近到處是河流,大部份都源自高聳的阿賴山,流水湍急,天然就是龐大水車的驅動動力。不過,錢幣的衝壓技術需要嚴格保密,這個要求注定了水車不能四處開花,以免泄露風聲和技術。為了保密,現在的這個水車場地駐紮有上千名的士兵,關卡重重,沒有李懷唐的命令和信物,誰也不能進場。每一名知道內幕的匠師和現場的工匠都是寧遠城的居民,有家有室,並且都在烏蒙的衙門作了備案,受到隨風的重點關注。李懷唐極端注重保密工作,甚至此次前來,他嚴肅地拒絕了鬧著從此要形影不離的安洛兒跟來。

李懷唐思考了片刻,問道:“能否從現有的人員當中抽調一部份力量,在南部的若兮河再開辟一個生產場所?”

若兮河是裴小娘撒嬌的產物,看著葉姬和蘇小娘都各有自己名字的河流,她不甘心,強烈要求將葉姬河以南最近的一條大小一樣的河流改名為若兮河。輕易可討美人歡心之事,李懷唐豈會放過,當然大手一揮,簽署了河流改名布告。結果,這張布告引起了多米諾骨牌效應,其餘美人均提出了同等要求。一夜之間,寧遠城軍民愕然發現,寧遠城附近的九條河的冠名權流統統歸屬了上將軍的夫人們。

樓髯仔細計算然後點點頭,道:“可以是可以,不過要等明年才可以進行,而且上將軍需要另撥一批士兵到場保護。”

“嗯,士兵不是問題,我自會安排,一切按部就班進行。樓匠師成績喜人,不過切記不可驕傲,那個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希望樓匠師繼續努力挖潛,利用現有的條件,一心為公排除萬難,爭取早日完成技術改良工作,提高水車的工作效率,為寧遠城的發展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此話一出,李懷唐覺得自己很有山寨版領導的威風,隻是主要的聽眾樓髯掉入了一片迷霧當中,新鮮的詞語讓他消化不良,幾乎讓他的腦袋死機。

視察完水車鑄幣場,李懷唐隨之又趕到位於深山裏的銅金礦現場。銅金礦的產量與寧遠城的財富息息相關,隻有更多的貴金屬才可以購買到更多的物資。或許是受到寧遠城中心廣場雕像的刺激,過去的數個月裏,魯大匠一直住在礦山簡陋的工棚裏,瘋狂地督促著礦石的采挖,以報答李懷唐的知遇之恩。

再次見到魯大匠,李懷唐覺得有點內疚,這名“長工”為名所累,數個月下來消瘦了不少,看來天下俗人,包括他自己,都無法擺脫名利的支配。

“上將軍信人也,昨天我收到了五千名壯奴,有了這批壯力,礦區開采的麵積可以繼續擴大,產量將會提高一半。”魯大匠的信心不僅僅源自新注入的勞動力,更多是對創新采挖工具的期望,如絞盤巨錘,數人驅使壯牛不停地絞動絞盤,拉起巨大的錘子再狠狠地砸向巨石,沉重無法搬動的岩石承受不了幾下,終歸破裂成無數小塊,再由奴隸采集運輸出深山;還有滑輪吊索連接在溝壑之間,深溝裏的礦石得以被拉上來重見天日;衝車一樣的撞槌,將小山似的巨石撞得粉身碎骨;其餘的如杠杆撬,旋風鑽等不一而足,都是魯大匠等人的智慧結晶,大大提高了礦石的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