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曙光初現,寧遠城又迎來了一個喜洋洋的日子,上將軍膝下又添一麒麟兒的消息不脛而走,全城一片歡騰。由此,人們知道了上將軍已經悄然回城。
聞到喜訊,將、官、商、民各屆的代表們帶著禮物,帶著祝賀蜂湧而至,一時之間,上將軍府門前車水馬龍鱗次櫛比。
在眾多的賀客當中,史一望是最早到達上將軍府的一個。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當年在乞史城,紫紫夫人曾跟隨他學了不少醫護知識,師徒名份隻欠正式的禮儀。衝著這層關係,紫紫為上將軍誕子,他自覺與有榮焉,道賀怎少得了他?
李懷唐顯然一宿未睡,臉色憔悴卻難掩其精光閃亮的眼神,在前廳裏被一眾到訪的賀客包圍著,樂嗬嗬地接受著眾人的恭喜和祝福。
“雲龍?好名字!”
“好氣派!”
“果然虎父無犬子!”
……
讚美之聲不絕於耳,沒有重複。
趁著興意,李懷唐當眾宣布了征戰的喜訊。喜訊傳來,最高興的非商人們莫屬,領土的擴大不僅意味著他們走商的安全有所保證,而且,從今往後,他們在寧遠勢力範圍內販賣貨物的成本因各地的環節稅減少而將大大降低,被免除的過路稅,人頭稅,通通轉化成了利潤,跟著上將軍果然錢途無量!
見到李懷唐剛回,一臉的疲憊,兼且夫人們的身影輪流在外出現,眾人會意,很快就識相告辭,而史一望與鄔家兄弟被留了下來。
“書麵化?”史一望與鄔家兄弟麵麵相覷,不知上將軍要求他們將秘方搬到紙麵上的目的何在。
“知道華佗麼?”李懷唐不理會三人的迷惑,反問起曆史人物。
史一望點點頭,他是醫學者,當然曉得此君,就如同各個將軍熟悉兵法大家孫子一樣。
李懷唐繼續說道:“傳說自華佗被曹操殺掉之後,麻沸散成了千古絕唱,可謂是我們華夏文明的悲哀。”
作為外科手術經常要用到的麻藥,我們老祖宗一千多年前就已發明和使用,然而到抗日戰爭時期,有多少抗日戰士因為麻藥的缺乏而活活痛死?有多少勇士為了獲取小小的一支麻藥而無謂犧牲?這能不說是悲哀嗎?否則,麻沸散很有可能在我國四大發明之後,繼為第五大。
究其失傳的原因,封建的小農意識是罪魁禍首。傳子不傳女,傳嫡不傳庶,傳長子不傳次子,所有的技術發明都局限於個人的領域裏,一旦其個人或家族遇上災難,本可造福於民的先進技術便跟隨他作古,帶著後人的遺憾消失於曆史的長河裏。麻沸散是一個典型。
李懷唐本無此意識,隻是在米國之時,王忠嗣向他討要麻藥秘方,他才有此念頭,將配置麻沸散的秘方書麵化,並準備在數年後公諸於眾;另外像鄔家兄弟的煉烏茲鋼刀的工藝也必須多做備份,以防不測。
道理誰都懂,可涉及到切身利益的時候,隻有被針紮者才知道肉痛。
“這個,沾上將軍的光,我們史家衣食無憂,生活安定。可是,如果家傳秘方外泄,那個,那個不但愧對列祖列宗,而且後世子孫將無法受到蔭蔽。”史一望說出了自己真實的想法。
鄔家兄弟雖然沒作聲,不情願的態度卻洋溢於表。
“擔憂似乎沒錯,卻難免有點杞人的味道。”
李懷唐頓了頓,繼續道:“所謂富不過三代,從古至今,可有憑秘傳手藝光大門楣而延續不斷之家族乎?”
“試想一下,我們所享受的絲綢、紙張,鋼鐵等等,如果都為一人所掌控,那麼天下將如何?”
“技術壟斷於某個家族內,世代相傳,如薪火永不斷熄。這隻存在於美好的理想中,現實亙古未有。”
道理是傳道士嘴裏的無營養廢話,李懷唐從未指望他要說服的對象會有很高的覺悟境界,囉嗦幾句隻為後續的殺招做鋪墊。
還是那句古話:天下熙熙,都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當然,我是不會讓你們的利益白白受損。作為補償,你們獻出秘方和工藝技術,我向你們支付三十年的專利費,如何?專利費容後再協商,總之確定價格的原則是你情我願,絕不強迫。”
大餅,又見大餅。
李懷唐拋出的條件總是那麼具有誘惑力,三人想著油光閃閃香噴噴的大餅,思想逐漸轉彎,抵觸的力道開始減弱和消失。這個新鮮的專利聽起來似乎相當不錯,既兌現了收益,他們三人的名聲又從此千古流傳,可謂名利雙手。
“這個,我讚成!”史一望豁然開朗,三十年的專利收益可謂價值不菲,數代生活無憂;對他而言,更重要的是,麻藥一出,天下醫屆誰不曉得他史一望的大名?受過他恩惠之人能不將他當作神醫?從這個角度出發,是給列祖列宗長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