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長安驚聞大捷(1 / 2)

北方草原幹冷的北風已豪吹多時,而長安依舊被綿綿秋雨所籠罩,水災導致長安的米價猛竄了十幾個漲停板,去年還隻有十八錢一鬥,今年想換一鬥米得花百二十錢。

本來,長安居民開門隻有一件事:今日米價幾何?

隨著唐軍在幽州慘敗的消息傳來,長安城又多了一個議題。若在平時,戰敗頂多激起居民們因愛國熱情得不到滿足的憤怒,然而,今年是多事之秋,長安居民們被填肚子的大米煎熬得焦頭爛額,芝麻大的事情在他們眼裏都可以被無限放大,幽州戰事亦然。

在有心人推波助瀾式的描繪下,寧遠李懷唐成了郭英傑以下萬騎精銳全軍覆沒的罪魁禍首,死一萬次都不足以謝罪。

長安居民積鬱已久的怒火頓時找到了宣泄口,矛頭直指李懷唐。

怒罵也好,指責也罷,過了嘴癮,燒過心火,還得繼續為明天飯碗裏的米粒奮鬥。

西市的一家米鋪前,人滿為患,洶湧的人群煩躁地拍打著米店的木板大門。

米店的側窗小心翼翼被從裏拉開,露出一個小廝麵孔,對著人群喊:“別拍了,想買米的話都排隊,不然東家不敢開門!”

慌亂了一陣,米鋪前終於形成一條不見尾巴的人龍。

隊伍緩慢移動,排在後列的人們焦急不安,不時翹首舉目,煩惱迅速變成嘮叨和怒火。

民甲:也不知道輪到我還有沒有米。

民乙:有又怎樣?解決了今日,過不了明天。

民丙:此話怎講?聖上不是要遷去長安麼?等達官貴人走了,就沒那麼多人和我們搶糧食了。再說,聖上已任命京兆尹裴耀卿為河南轉運使兼江淮轉運使,賑災的糧食將陸續轉運到關中,我們隻要熬過今年,明年的日子就好過多了。

民乙:你懂什麼?幽州告急,朝廷肯定要發兵增援,大軍未齊,糧草先動,糧食首先要滿足軍需,往後啊,關中糧食隻有更緊缺。

言論傳開,人群咋呼,繼而激動,騷亂。

恰巧米鋪宣布米糧告罄關門謝客。

尚未買到糧食的居民們暴怒。

“都是李懷唐鬧的災,天災我們認了,人禍無可恕。”

“對!冤有頭債有主,我們找寧遠商隊算帳去!”

幽州敗因經過多日的熱傳和譴責,人們的思想裏早已積聚了大量的暴力幹柴,遇上星火,迅速形成燎原之勢。

洶湧的人群紛紛撲向西市裏的寧遠商隊,洗劫潮從糧鋪逐漸擴展到其餘,從寧遠商家波及到凡是與寧遠商隊有瓜葛的商家,甚至到所有的胡商,暴力事件愈演愈烈,從西市蔓延到了東市,直至朝廷調動數千金吾衛將士進駐兩市才平息了騷亂。

騷亂如同一顆炸彈震動全城。

太平公主舊宅如臨大敵,大門緊閉氣氛異常緊張,隻因千夫所指的李懷唐的一群妻子入住其中。這座占地極廣的府邸是李隆基給李懷唐的賞賜,作為他尊附大唐的恩寵。

寬大的會客廳內,十餘絕色鶯鶯燕燕聚於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