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宜公主的婚禮就這麼多了一個插曲,當然,公主本人與駙馬還不知道發生了何事,兩人樂在嘿咻中,無人敢打擾。
因為李懷唐之故,楊玄璬臉上無光,帶著玉環小娘匆匆告辭回府。一路上,他無法理解,李懷唐為何會不顧後果直闖公主府。
問羞澀的玉環小娘,得到的隻是搖頭,小娘沉浸於幸福之中,腦子裏恐怕全是風花雪月,哪管前因後果。
楊玄璬想了想,又問貼身保護的十數名寧遠鐵騎士兵,士兵們卻笑而不答。
直至回到府裏見到有李懷唐帶來的陌生小娘,再詢問門人,答案才水落石出,令他啼笑皆非。
從幽州趕回,李懷唐第一時間到歸仁坊,準備在楊府落腳。恰巧楊府全家都去參加公主婚禮了,門人口吃,李懷唐隻聽到玉環小娘給鹹宜公主陪嫁,這還了得?於是誤會無可避免。
玉環小娘終於從幸福感中清醒過來,警惕望著家裏的陌生小娘。
“玉環姐?若兮姐在長安時說起姐姐時,用盡了天下最美的詞句,今日一見,方知若兮姐所言非虛!依心兒看,怕是仙子見了都妒忌,難怪李郎夜裏夢話都喚著姐姐的名字。”小魔女口無遮攔,見到玉環小娘絕色動人,既妒忌又驚豔。
話已至此,玉環明白了,這位膽大爽直的心兒妹妹是她李郎的枕邊人。
“你是李郎的妻子?”玉環心有不甘,再次落後!不過,聽說愛郎夢裏呼喚自己的名字又讓她驕傲不已。
小魔女嫣然一笑,自豪道:“安心見過玉環姐姐。”
“哼,李郎真風流,出征還帶著美人。”玉環小娘不滿地嘟噥著。
“姐姐錯怪他了,”小魔女抿嘴而笑,自來熟般牽起玉環的手,“走,我們到房裏好好聊去。”
……
含元殿外,李懷唐心緒不寧,天子一反常態對他的功勞大讚特讚,還下旨給他封了個上柱國,相當於現在的國家英雄啥的。
該賞之時不賞,對契丹人作戰中的大部份功勞都歸到了唐軍身上,甚至千裏迢迢將他召回都刻意低調,回到洛陽,還要等待宣見,李懷唐還嗅到了一絲異味,葉姬的親舅舅、之前升任戶部尚書的齊濟善被貶到山東登州任刺史了!
所有一切在顯示李隆基有意冷處理寧遠鐵騎的功績。
前後矛盾為哪般?
李懷唐一邊走,一邊思索。
在皇城承福門外,一道熟悉的身影攔住了他的去路。
“上將軍可否還認得我?”
“烏知義?!你怎在此謀職?”
烏知義不好意思笑道:“托上將軍洪福,沾上將軍的光,都山一戰僥幸存活,蒙聖上重賞,調任京城萬騎任將軍。今天剛好值勤。”
烏知義心裏確實愧疚,都山的功勞幾乎都被算在了他的身上,並受到了洛陽全城軍民對待英雄般的歡迎,而真正的功臣卻默默無聞。
“兄弟死戰不降,英雄之稱號實至名歸。再者,我並不吃虧,聖上默認了我從回紇、突厥和契丹人手裏搶來的牛羊女子,這可賺大了。”李懷唐哈哈大笑,一拳擂在烏知義的肩膀上。與名氣相比,他更注重實利,名氣麼,過了就是負累。而且烏知義在戰場上好歹是條寧死不屈的漢子,值得他尊重,功勳是他應該得的。
烏知義正色道:“今天才知上將軍之氣量,是烏知義小人之心了。”
李懷唐笑道:“兄弟隨時可到歸仁坊來找我,大捷之後還未與弟兄們痛快喝過一場。”
“好,大恩不言謝,上將軍為人直爽,烏知義也不兒女作態,改日再上門叨擾。”
……
李懷唐沒想到,他與烏知義的對話一字不漏全部傳入李隆基的耳裏,甚至包括兩人當時的神情動作。
“李懷唐真的沒有怨恨神色?”
李隆基冷冷地盯著兩名盯梢的小宦官。人心隔肚皮,言語有時候距離真實很遙遠。
“沒有。倒是說起牛羊的時候,有沾沾自喜的樣子。”宦官如實稟報,他們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秘密細作,直接對李隆基負責,忠誠無比。
李隆基思索片刻,又問關於烏知義的情況。
表情內疚?
“好了,都下去,繼續監視,有情況即刻回報,不可錯過任何一個細節。”李隆基不動聲色,讓密探退下。
“李懷唐?有意思。或許,萬騎也該去曆練曆練了。”半晌,空蕩蕩的含元殿裏響起了李隆基的幽幽話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