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開曆史先河之小小伏擊(1 / 2)

來者莫非屬牛?一個照麵,單槍匹馬幹掉三艘鬥艦和一條走舸!

拚死逃回的獨苗走舸給主帥張文休帶去了噩耗,令他大吃一驚。

陸戰失利情有可原,因為對手是名滿天下的寧遠鐵騎和唐軍的聯合體;水戰慘敗,罪無可恕。

大唐水師老邁,久不上陣,如同一把生鏽無鋒的鋼刀,況且對方隻來了一艘大船,勢單力薄,完敗怎麼也說不過去。張文休無論如何也不相信唐軍的帆布無懼明火,以為是部下為了逃避罪責而杜撰的危言聳聽。

毫無意外,逃跑回來的走舸主將成了替罪羊,刀過人頭落地。

張文休不信邪,擂鼓點將,率領三艘樓船五艘鬥艦和十數艨艟走舸沿河而下,尋找對手複仇。

渤海水師的家底遠不止這些,另各有數艘樓船鬥艦和數十小船,隻是此時的張文休陷入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境地,有船無兵。遼西城剛剛吞噬了他數千水兵,以致於一半的船舶無人駕駛。

渤海水軍的異動逃不過李懷唐的眼睛。直覺告訴他,他重金打造的的渤海水軍來了!

因為主力南下,遊蕩在安市城附近水域的隻剩下諸如走舸艨艟之類的小船。

幹掉它!

李懷唐當機立斷,打算開曆史先河,做第一個嚐嚐螃蟹的人。

奇跡與異想天開並無嚴格分界線,思想有多遠,行動就能有多遠。強弩不能對付鬥艦樓船,襲擊小船未免不可。

當然,李懷唐用的是強弩陣,廣種薄收。

這些天來,渤海水軍在遼河上耀武揚威,瞧見寧遠鐵騎靠近岸邊,無論是斥候抑或是取水飲馬,立刻用絞車弩和拋石機襲擊驅趕,氣焰極其囂張。為此,寧遠鐵騎的將士早就憋了一股惡氣。聽說上將軍要請渤海水軍喝一壺,人人興高彩烈,尤其是隨軍的禦用大畫家――吳道子。

皇帝喜歡獵奇,內侍投其所好,出了個建議,讓吳道子隨軍北上,用他手中的畫筆和紙實況轉播戰事。

所謂百聞不如一見,聽說與親眼體驗相距甚遠,畫作生動否,與見識成直接比例關係。吳道子錯過了精彩的遼西城之戰,說什麼也不願意離開李懷唐身邊半步,以免再失現場目睹的機會。

雖然皇帝的命令很荒誕,隨時會葬送這位藝術大家的生命,但是李懷唐並不阻止,對於吳道子,他久聞大名,能成為其筆下名作的一個主要元素,自然榮幸之至。另一方麵,如果吳道子戰場遇險,李懷唐也沒打算會以自己的將士生命為代價予以救援,從頭到尾都沒有。

吳道子不知道李懷唐的想法,即使知道也絕不退縮,大有為藝術獻身的精神。此時他正躲匿在茂密的水草之中,期待精彩上演。

岸邊靜悄悄,隻有緩緩拍岸的波浪聲和清風拂過水草搖擺的摩挲聲,吳道子甚至聽見了自己的心跳,第一次親身經曆戰場,難免緊張,莫名的緊張。

忽然,馬蹄聲由遠及近。

從吳道子的目光出發,三名騎士沿著河灘向北狂奔,河道裏,兩艘走舸緊追不舍,箭矢不時從船上發出,落在騎士的身後。

這?這就是大將軍神秘兮兮說的勝仗?吳道子滿腹疑惑,他實在想不到李懷唐將會用何種方式來取得這場他認為不可能的勝利。漸漸地,緊張替代了激動,吳道子手心捏汗,禁不住為岸邊三名騎士的安危而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