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比人,氣死人。同樣的赤手空拳擊斃獸王,武鬆景陽岡一遊,門庭若市,李懷唐朝堂上威武三拳,卻門可羅雀,待遇有如天壤之別。
並非唐人有眼無珠不識英雄,實乃上有所惡,下必甚焉。既然皇帝與李懷唐過不去,還猶豫什麼,趕緊劃清界線。
也有兩類人不諳事務。一類是無所謂的,另一類是不知情的,譬如張小年與裴南。
一早,李懷唐府邸的大門罕見地被敲開了,管家四喜納悶打量著兩名陌生的愣頭青,疑惑的表情似乎在懷疑對方的智商。
“我再說一遍,”張小年同樣不理解眼前管家的態度,“我們要見上將軍和公主殿下。”
“哈哈,是張小年,讓他們進來。”
回答之人是李懷唐,晨練時聽到前院大門有動靜,聲音還有點熟悉。
“上將軍!”
又見偶像,張小年很高興。
親兵們都認識張小年與裴南,戰友見麵少不免熱情問候。李懷唐幹脆讓廚師將膳食搬到宴客廳,以早餐當宴席。
“上將軍真給我們麵子,我與小年甚感榮幸。”
裴南指的是進來時大門的超規格待遇。古代,貴族府邸中門不常開,隻留給貴客,即使開也不全開。
親兵們大笑,實際上,李懷唐的府邸向來遇客開門,沒啥規矩講究。
李懷唐不解釋,笑道:“反過來,應該是我府邸的大門該感謝你們的賞臉。”
眾人爆發笑意。
裴南與張小年對視一眼,覺得其中頗為蹊蹺。
李懷唐沒糾纏此事,問起烏知義的情況。
張小年說:“烏知義將軍高升為萬騎的上將軍,忙著交接無法抽身過來。”
烏知義受賞,全城人都知道,李懷唐不例外。
“那你們呢?”
李懷唐笑問,主將受皇恩眷顧,手底下的兵將肯定少不了獎賞。
誰知,等來的卻是兩人的苦笑搖頭。
賞賜很豐厚,升官也沒少,隻不過一般都是副將,沒啥實權。以他們倆為例,張小年連升三級到右果毅都尉,凡事卻得聽從正職左果毅都尉;而裴南升遷到左監門衛,當起了守門官,還是右果毅都尉的命。
詢問之下,才知道除了烏知義,大部份功臣將士的遭遇相差無幾。
“守那軍械庫沒意思,還不如跟著上將軍建功立業!”張小年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李懷唐笑道:“哈哈,難道你舍得拋下娘子?”
“這個,那個,”被說中心事了,張小年滿臉通紅。
李懷唐想起了當初自己的諾言,道:“大丈夫頂天立地,別扭扭捏捏的,不就提親嗎?回頭我讓若兮夫人給你作媒去。好好當你的都尉。”
張小年大喜,連聲道謝,公主出麵,婚事自然能水到渠成。至於去寧遠,他也知道暫無可能,除非當逃兵。
“呀,差點忘了,聽說公主為上將軍添了一小娘,恭喜恭喜!”
張小年拍拍腦門,咧嘴訕笑,同時遞出賀禮,一張渤海山水畫。署名吳道子。
“好!你小子利害,居然請到了大師作品。夫人見了必定喜歡。哦,吳大師呢?若兮夫人聽說他曾跟隨我們在前線采風,想請他到府上留些墨寶。”
在李懷唐眾夫人當中,最有藝術細胞的當屬裴若兮與楊玉環,她們很喜歡吳道子的作品,央求愛郎無論如何也要請大師來訪。
裴南告訴李懷唐,吳道子不在洛陽,皇帝賦予了他新使命――去嘉陵遊曆,為楊貴妃將劍南道的山水“搬”回來。
說到此,裴南忽然有所感悟:凱旋回來的將士,包括吳道子,凡是讚美上將軍的,結果都不怎麼好。美化上將軍之言以吳道子說得最多,然後,他馬不停蹄去了劍南道。陛下的態度呼之欲出:不喜李懷唐!
糟糕,要守一輩子的城門了!
裴南愁眉苦臉,此時恐怕已有人將他踏進李懷唐府邸的消息傳給了皇帝,自此,李懷唐黨的標簽烙印在他身上,揮之不去。
他猜得沒錯。相隔不遠的皇宮裏,李隆基確實收到了密探的相關彙報,消息更加堅定了他的決心,對於崇拜李懷唐的將士一律謹慎使用。
作為皇帝,李隆基的冷處理做法沒錯,雖然李懷唐是外臣,功高震主的說法有點牽強,但是,將李懷唐在軍中的影響降至最低是必須的,萬一哪天與寧遠有衝突,也不至於太過被動。
李懷唐的成就實在驚人,奉旨討伐渤海叛逆的戰役中,表現可圈可點,僅憑言語或許感覺不大,直到吳道子回來,奉上他的戰地實況轉播――以筆墨具體化於畫上的戰役過程。一張張宣紙記載著神奇,述說著精彩,栩栩如生,震撼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