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安胡兒拜的大神名塞翁(1 / 2)

最近洛陽城裏多了一個鬱悶病人,姓李名瑁,職業,王爺,病根,在太子位爭奪之戰中慘遭淘汰,藥方,幹掉李享。

藥方是有,可李瑁沒吞服的膽量,也沒那個實力。

有病治不得,隻好打著孝順的大旗,到城外養父――寧王的莊園裏散心。

一見寧王,李瑁大吐苦水:“什麼神器,被李懷唐騙摻了。”

兩隻一大一小的心形水晶球在李瑁手裏倒騰,看樣子他很想砸向地麵出一口惡氣。

能不生氣嗎?辛苦謀劃,結果全為他人做嫁衣裳,白白便宜了李享。

李瑁將原因歸咎於李懷唐貢獻的偽劣神器上。難怪得來如此容易,李蠻子良心大大地壞了!

“別!瑁兒別弄壞了。”寧王急忙阻止李瑁的魯莽,“這可是寶貝!”

李瑁沒好氣地翻著白眼:“啥寶貝?李懷唐拿塊破石頭蒙騙我們而已。”

“嗬嗬,這倆水晶球,做工精良,即使大唐最好的工匠也無法仿造。李懷唐沒騙我們。”

按寧王解釋,神器到手為時尚短,未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不過,我看,殿下並非沒有機會。”

寧王取過一個水晶球觀賞著,言語平淡,似是無心之說。

機會?李瑁睜大雙眼,愣是沒看見。

寧王神秘兮兮道:“據說,陛下要禦駕親征。”

“親征?!”李瑁吃驚,“什麼時候,討伐誰?”

寧王搖頭。

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把握這次機會。

“嘶!”李瑁又吃一斤,合計兩斤,“刺殺太子?!不,不,不可,萬萬不可。”

他膽小,不經嚇。

寧王不得不費一番口舌分析與安慰,並信誓旦旦保證毫無風險,絕不會惹火燒身雲雲。

皇帝出征,太子當監國。然而,太子新立,根基尚淺,又無權無勢,雖有東宮六率護衛之名,可實際上,護衛都是皇帝的耳目,其中並無太子的心腹。尋個死士幹掉他正當其時,還可將責任推到敵國刺客的身上。

見李瑁不做聲,寧王趁熱打鐵:“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實話說吧,玉雞坊那裏,你的兩位舅舅正秘密招募人手。具體的活兒,瑁兒無須參與,心有準備就行。”

武氏兄弟的賭場裏來往的不少是亡命之徒,自從謀劃李懷唐的神器開始,寧王與武氏兄弟的信心大增,決定提前做準備一支保駕護航的力量,不必等到壽王成為太子後才臨時籌措。

李瑁想了想,又搖搖頭,即使幹掉了李享,又怎能保證太子之位一定屬於他?經過這次事件後,他的信心完全被摧毀。

寧王拿著水晶球,冷笑,“瑁兒何不效仿安胡兒之舉,巴結楊貴妃?陛下春秋已高,貴妃無子嗣,總需要可依靠之人。”

對啊!一語驚醒夢中人!

將一個水晶球送給楊貴妃表忠心不就完了嗎?這可是當世稀罕的寶物!

說幹就幹。倆人開始密謀。

李瑁並不孤單,今天送禮巴結楊貴妃的不止他一人。

後宮裏,楊貴妃正接受來自幽州幹兒子安祿山的孝心,一張純白熊皮,據說來自極北苦寒之地。

“我的兒可真有孝心!”

楊三姐大方笑納。除了猛男,她還有一個愛好,就是斂財,越多越好。

為安祿山將禮物送入宮的是邊令城,他還肩負著救安祿山的重擔:“安將軍還有一言,讓臣下轉告娘娘。”

“哦?”楊貴妃不以為意,拿著熊皮在琢磨究竟是做皮靴還是披帛。

邊令城小心翼翼道:“安將軍樹大招風,被小人妒忌而遭受無妄之災。今被押送到京,等候聖上發落。”

“有此等事?”楊貴妃抬頭,娥眉顰顰。“誰這麼大膽,連本宮的義子都敢迫害?”

死了安胡兒,誰給送厚禮?安大孝子不能完蛋。再說,殺安祿山不等於摑她的臉蛋嗎?

“臣知之不詳,聽說是新任幽州節度使兼禦史大夫張守珪。”

楊三姐不認識張守矽,她隻須認得李隆基就夠了,“本宮自會與陛下說說,你回去等消息吧。”

邊令城剛離開,寧王側妃來訪,帶著一個心形水晶球而來……

武惠妃神智不清幾近瘋癲。這道消息是高力士當麵告訴李懷唐的。鬼案告破亦未能將她從過度驚懼中拯救回來。

有一點,李懷唐相當疑惑,害死前太子與兩王的凶手,李隆基的心裏肯定有譜,奇怪的是,他並沒追究,想必到現在,他也應該醒悟太子的造反乃子虛烏有。

以李懷唐的觀點,他認為真正的凶手是老皇帝。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為我而死。廢黜太子之舉等於將太子送入鍘刀之下,武惠妃所做的不過是順手按下鍘刀。

一次將三個親生兒子貶為庶人,可謂大手筆,開創曆史先河,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由此可見李隆基之狠。這麼狠的人,卻對武惠妃情有獨鍾,非但不責怪,還為之憂心,茶飯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