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兩份地(1 / 3)

唐軍軍營,好消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朵花,那個筍,紛紛冒頭,從北而來的回紇人曰:大唐,俺來助你;右賢王態度明朗化:大唐,俺決定投靠你。

形勢徒轉,左賢王被迫接受梅錄啜的建議放棄雲中郡北撤。

唐軍順理成章兵不血刃收複雲中郡城。

勝利在望,隻差追擊。

那還猶豫什麼,趕緊的,殺過去,殺他個片甲不留。

是的,李隆基很果斷,他的雄心壯誌從未像現在這樣爆滿過,坐在中軍帳中運籌帷幄。

四麵合攏圍殲的命令通過他嘴巴逐一發布。計劃是安祿山提出的,小漏洞不少,李隆基欣然為之補全,具體為:

瀚海都督骨力裴羅的回紇聯軍為砧板,擋住左賢王的歸路;

安祿山為右翼主帥,從右路迂回;

安思順率朔方軍聯合右賢王左路迂回;

李隆基居中扮演錘子角色。

追擊當然少不了騎兵。王忠嗣被委以重任,率神武軍以及部份龍武軍騎兵為先鋒。

雲中郡外,王忠嗣與李懷唐辭別。

“王兄弟此行小心,切莫冒進。”李懷唐語重心長叮囑著。

“上將軍放心,此次絕不會讓左賢王逃了!”王忠嗣信心十足。

李隆基的四麵合圍戰術看似威猛,實質有銀樣蠟槍頭的嫌疑,漏洞百出,典型的大製作大投入微收效,除了右路朔方軍與右賢王的聯軍外,其餘三路的實力均難敵左賢王,而且無論哪一路,都沒有與敵死戰糾纏到底的決心。如此所謂的銅牆鐵壁有形無實,還不如將所有騎兵集合一處從後尾隨掩殺。

李懷唐的規勸被當作質疑皇帝的能力,後果可想而知,當場被趕去後營照顧傷兵去了。

崔希逸也表示擔憂,但是,在安祿山的慫恿下,皇帝自動將他的意見當作不良信息屏蔽掉。

不過,形勢確實對大唐極為有利,四方人馬加起來總兵力高達近三十萬,而左賢王部不過八萬餘還士氣低落,擊敗他們應該不難,所以,王忠嗣也沒怎麼放在心上。

李懷唐總感覺不太對勁,想了想,道:“這樣吧,我讓飛鷹隨你前去……”

在李懷唐與王忠嗣說話的當口,一傳令騎兵從雲中郡城中急馳而出。

“王將軍,陛下有令,立刻啟程,不得有誤!”

李懷唐苦笑,看來李隆基是擔心他看好的未來大唐帥才被他“汙染”了。

傳令兵又說道:“陛下命膘騎大將軍及其本部南下接管後營,限五日之內將一半存糧運到雲中郡。”

運送糧食絕非好差事,危機四伏,一旦有延誤,軍法無情,說不定李隆基打的就是這個主意。李懷唐無奈,匆匆與王忠嗣辭別,而後率本部親兵南下。

如果以空中蒼鷹的視角往下觀察大地,可以發現,此時雲中郡之西北數百裏,有兩支縱隊並肩北行。人數多的一方為右賢王部,人數少的一方為朔方軍,隻及右賢王部的一半。

夜色降臨,兩支軍隊停下各自紮營,並保持著十數裏的距離。

右賢王的大帳裏與平時不同,多了一名不速之客,漢人,姓嚴名莊。

“右賢王可考慮清楚了?”嚴莊顯得有點著急,這幾天他都快磨破嘴皮子了,被說的對象依舊未表露態度。

右賢王似乎沒在聽嚴莊的問話,考慮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