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時代,在攻城戰中,拋石機起到的作用可與大炮媲美。厚實的城牆難以抵擋巨石日複一日的連續撞擊,蘇哈伊爾集中所有拋石機,用了五天功夫,終於將洛陽城城牆一角砸崩。
城牆崩口處,叛軍用人海戰術填出了一條斜坡,成千上萬的精銳沿著這道土坡湧向城頭,突入城內。叛軍行動相當堅決,無視兩側的射來的箭雨,不顧一切往城內突。城牆本來不高,隻要衝上倒塌口往裏一跳,可輕鬆著地。
攻方以曳落河為主的突擊隊攻入城內,沿著牆角通道殺向上東門。
形勢相當危殆,一旦城門被他們攻占,大量的胡騎將通過城門殺入城內,到了那時,神仙難救。
守軍背水一戰苦苦抵抗,不斷用人命延遲敵人的步伐。千鈞一發之際,李懷唐加入戰團,用行動鼓舞將士們浴血奮戰。
城內一側,城牆下,人頭湧湧,廝殺聲震天,因為李懷唐的加入,雙方逐漸戰成均勢。並非李懷唐不想調動更多兵力前來封堵撲殺,安祿山狡猾狡猾滴,仗著兵力雄厚,首次對洛陽城發動全麵攻擊,各處守軍都受到了強大壓力,自顧不暇難以分兵支援。
隨著一聲“哐當”,李懷唐手中的漢刀斷成兩截,與他對峙的室韋勇士闊倫泰揮舞著一把狼牙棒。闊倫泰得勢不饒人,再次舉起狼牙棒使出一如既往的砸破天靈蓋招式。
年前,他所效力的渤海國大武藝兵敗如山倒,闊倫泰的兄弟因傷活活痛死,帶著刻骨仇恨,闊倫泰投靠了突厥左賢王,左賢王被安祿山滅掉後,他以俊傑身份加入安祿山的曳落河。今天一戰,他刻意尋找仇人李懷唐,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讓他如願以償。兄弟的仇恨與對手的悍勇讓他興奮莫名,在此之前,他至少看見李懷唐砍殺了五名與他同樣來自“曳落河”的勇士,擊斃這樣的對手遠勝於斬獲百顆頭顱,既為兄弟報了仇,更能成就他的赫赫威名。
理想豐滿,現實殘酷,要取李懷唐性命何其容易?善戰如李懷唐當然沒有讓他得逞,電光火石間,隻見他冒險突前半步,斷刃閃電刺出,準確穿透他的喉嚨。
闊倫泰臨倒前瞪著一雙不可思議的牛眼,眼睜睜望著李懷唐從他手中奪過狼牙棒。
鮮血可讓人瘋狂,渾身鮮血的李懷唐已經瘋狂,手中的狼牙棒刮起可怕的旋風,遇者非死即傷,在他周圍布滿殘肢碎骸與鮮血碎肉,貼身的親兵甚至不得不小心遠離他,保護著他的側翼。
激戰繼續,韓二郎負傷,雷萬春負傷,南八負傷……傷兵田旭戰死,龔大柱戰死……現場廝殺聲震天動地,血流漂櫓,伏屍無數。
酣戰進行時,一夥守軍沿著城牆從左翼加入戰團,好事成雙,不多時,新晉河南尹冼大郎帶著衙役以及牢犯從右翼殺到,叛軍的囂張氣焰頓時受到壓製。
“是你?”
李懷唐氣喘籲籲停下,驚訝地望著同樣上氣不接下氣的顏真卿。左翼的援軍是他帶來的,構成亂七八糟,有市民,有家丁,還有不少金吾衛士兵。
顏真卿手執唐刀,深呼吸幾口氣,理直氣壯道:“強胡亂唐,我,我等先一致對外同仇敵愾。守護皇城的金吾衛士兵以及裴相公等大戶的家丁都被我帶來了,等殺,殺光反賊再與你算賬!”
“哈哈,殺他個片甲不留!”
李懷唐豪氣幹雲,手中沾滿鮮血與碎肉的狼牙棒飛出,砸入密集的敵陣中,隨之呼嘯向前,避過彎刀,抓起一名慌張的敵兵當做兵器,人體在李懷唐的手裏成了圓木,橫掃一切牛鬼蛇神,周圍的敵人莫不駭然。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肅清城內敵人。叛軍的攻勢如潮來,如潮退。守軍個個渾身神經鬆弛,喘著粗氣跌坐在地。
總算消停了吧?
沒有。敵人的動作讓守軍失望喪氣。
叛軍強勢依舊,一頓飯功夫後第二波攻勢已箭在弦上,緊張氣氛徒起。
衝鋒號響徹雲霄,眼看又將一場激戰,奇怪的是,在守軍的瞠目結舌中,攻勢到半途嘎然而止。
怎麼回事?!開飯時間到?
當然不是。很明顯,安祿山在收縮兵力,處於西、南、北三個方向的人馬都在向東麵靠攏,並且有後退跡象。
李懷唐疑惑不定之時,管家四喜興匆匆帶來答案。
朔方軍南下了,已經到黃河北岸,另外,白孝德與封常清率領的寧遠鐵騎正在趕來,隨時會出現在安祿山的背後給他一個天大的驚喜。
也有壞消息,“白玉爪”預警,西麵有一支大軍。不用猜,肯定與李瑁有關,怕是要來坐收漁翁之利。
李懷唐思考片刻,給四喜命令:“通知諸葛準備空襲!”
空襲?!
有人疑惑有人興奮。
疑惑者居多,除了李懷唐的親兵,誰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決定命運的最後一刻悄然而至。首先是叛軍發生騷亂,東方天際邊,雷鳴轟隆。
“該死,寧遠鐵騎怎會到了這裏?史思明,史思明,我要殺了他!”
安祿山暴跳如雷,寧遠鐵騎在登州,由史思明率軍嚴防,但是,他們居然悄無聲息突然從身後殺出,打他個措手不及。
高尚忽然明悟,苦笑道出玄機:“黃河水解凍了!”
原來如此。安祿山聽明白了,寧遠鐵騎能從遼東渡海到登州,也必然能乘船溯黃河西來。
“寧遠鐵騎又如何?他們兵力不多,先消滅他們再回頭拿下洛陽城!”
安祿山猶如賭徒,不肯承認失敗。確實,他還有機會,隻要能擊潰來援的寧遠鐵騎,洛陽城照樣是他的囊中之物,朔方軍一時三刻過不了黃河,至於西麵的長安軍在他眼裏根本不值一提。
十萬胡騎主力嚴陣以待,輸往潰軍從他們兩翼狼狽繞過,在他們身後是窮追不舍的寧遠鐵騎,隻有五千騎。局限於運輸投送力量,一次隻能來這麼多。
“砍下他們的腦袋!”
安祿山又恢複了意氣風發,擊敗寧遠鐵騎同樣重要,更利於提高他的威望以及軍心士氣。
十萬對五千,勝利在望。然而,在奇跡麵前,常理往往站不住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