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二> 禍從天降(1 / 3)

春去秋來,人世變幻,歲月隨流水,風雨二十載。

你方唱罷我登場。

時維六月。

古都長安外。

長安之地,世稱天府,右控隴、蜀兩地,左扼崤、函二關,前有終南、太華險峻,後有清渭、濁河之固,是神明腹地,王者所都處,土地方圓數千裏。氣足以雄視八方,擁兵戰敵,有利則可出擊,無利則可退守。

現如今,外道上,人跡罕至,繁華不再。路有凍死骨,鷹隼野鴉滿天飛。

烈日當空,幾匹戰馬風弛而過,大道盡處塵土輕揚。一青衣道士拍落襟袖塵埃,微整衣冠,白須拂動,不顧長途勞累,繼續趕路,大聲詠道:塵飛湮滅火燒雲,刀光劍影英雄陵。

鴛鴦樹現帝王死,馨香花開海晏清。

武殆霸逝蝕寺郡,滄海淚聲笑誰贏?

信口雌黃,胡說八道,聽者當無作無意。道士肩背大袋,手拄曲木杖,黑白太極八卦圖分外醒目,青衣上卻是幾行黃色大字,亂中有緒,依稀可辨:

說人說鬼說神仙,測福測禍測天命。

算盡世間尋常事,擺渡紅塵苦難人。“世人皆道富貴好,我笑世人看不穿,哈哈哈哈。。。。。。”笑聲可撼天地,道士飽經風霜的臉龐到處是歲月雕刻的痕跡,可並不萎靡頹廢,找不到風燭殘年的烙印,反而多了一分泰然安祥,讓人備感親切。。。

灑脫超俗。

仰天大笑揚長而去。

※※※※

同時異地,黃河邊,劉揚界。

天險一隔,兩軍對壘。

水流平緩,舟筏無數,投槳斷流。

北岸旌旗獵獵,“李”字飄揚,呼呼作響處,戰馬嘶嘶喧叫,已是急不可待,稍一脫韁,即要踏浪而過。

一匹汗血寶馬橫立軍前,鬃毛刷刷,馬上之人高大英武,鼻梁上挺,背係布裹寶劍,迥異於身後兵士,儼然有草原騎士之風,嘿嘿笑聲中又不露半分表情,陰晴不明,讓人猜度不透。正是唐朝沙陀大將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剛稱帝魏州,恢複大唐國號,自封唐莊宗。

禦駕親征。

其旁後大將林立,個個健碩硬朗,精光煥發,其中一濃眉大漢甚為顯眼,黑須白齒分外鮮明,粗野之相展露無遺。

強光普照於大軍盔甲上,白茫茫一片,灼目刺眼。軍容整齊,士氣恢弘,兵卒個個身強體壯,凜然不俱,隻待一聲令下,便要橫渡黃河,殺敵報功,直搗汴京,鏟除‘禍國妖孽’,朱家‘狗賊’,贏得生前身後名。

相比之下,南岸的梁國朱家士兵一臉焦慮恐懼,早前梁國大軍屢屢敗於李軍鐵蹄之下:十二年前柏鄉一戰,砍殺梁軍三萬多人,數百武將死於亂劍之中;七年前魏州之戰,十萬梁國將士全軍覆沒,血流成河,屍首斷肢慘不忍睹,所戰之處,腐臭瘴氣籠罩,三年不絕不移,白骨露蔽中原,從此草野江湖上出現骷髏一族,鬼影深穀讓人談起都不寒而栗,毛骨悚然。

幾年韜光養晦,勵精圖治,此番李存勖親率五十餘萬大軍南下,逼近黃河邊。朝廷上下驚慌,兵源不足,發布詔令,四處買丁搶子。又因無將可用,草草起用老將王景仁領軍防禦黃河,來到此處,正與李存勖大軍正麵相持。

凡是梁朝人氏,聽朝廷所報,無人不知李存勖心狠手辣,殺人如麻。

南岸的大軍前,一威嚴老將赫然在目:雙目炯炯,劍眉上揚,白蚺虯須根根挺立,長槍在手,觀其氣勢,便知是身經百戰、縱橫沙場多年。

“逆賊李存勖,當今皇帝盛明,天下安樂。你卻結黨行凶,挑起戰亂,禍害百姓,還不快快繳械投降!”王景仁揮纓指向北岸道。其聲洪亮,幾裏之地處處可聞。

北岸騷動,濃眉大漢搶在眾前,策馬而出。

其旁將官急欲阻止,但已然來不及。

“哈哈哈哈,我道是誰,原來是當年手下敗將!什麼狗屁皇帝,天下安樂!待俺殺進汴京,打他個屁滾尿流,叫他滿地找屎!”濃眉大漢大嘴一張,出口成髒。

李存勖微微皺眉。

李家大軍中哄笑聲一片,齊聲高呼“郭大將軍!---”。群情激奮,士兵多是來自荒村僻野,本不懂四書五經,無所謂禮義廉恥,濃眉大漢一語既出,正合眾意,罵的幹脆。

也因如此,濃眉大漢在軍中很受歡迎,衝鋒陷陣又一馬當先,勇武與大將李嗣源不相上下,名動涇渭,士捧其為“北域雙雄”。盛名之下,濃眉大漢更是桀驁不馴。

旁邊武將默不做聲,心裏為濃眉大漢----郭大將軍郭崇韜歎息不已。

遙遠天空中似有一道藍光閃過。

南岸士兵憤憤不平,敢怒卻不敢亂言,王景仁心知行軍打仗士氣第一,奮然道:“乳臭野漢,大言不慚。死到臨頭不知悔該,我大梁兵士勇冠天下,今日定叫爾等匪黨死無葬身之地!”

一語既畢,南岸軍中也不甘示弱,齊聲呐喊助威,士氣頓增。

李存勖見郭崇韜又要出聲,左手一揚。

北岸鴉雀無聲。

郭崇韜憋住大氣,隻好不言。

李存勖一緩,氣語非凡,聲蓋大河陰陽兩岸:“王將軍。你可曾想過,大唐逆賊朱溫當年背叛黃巢,殘殺自己義軍兄弟,十六年前,又弑帝篡位,亂我朝綱。其子朱友珪不守孝道,殺父奪位;你口中所言皇帝朱友珪又不念兄義,弑兄而立才有今日。可見朱家皆是背信棄義、凶狠無道之徒,我李存勖敬你是一條好漢,若你肯投我帳下,保你一世榮華富貴享用不盡!”“我王景仁豈是貪生怕死愛慕虛榮之徒。”王景仁絲毫不為所動,“大唐氣數已盡,早就不複當年。我主順應時勢,勇擔江山重任,乃是天下人之福。況且吾等生前深蒙太祖恩澤,感恩圖報,忠君愛國之義還略知三分。如今蠻夷逞凶,我大梁四麵楚歌。你卻趁勢犯上作亂,占山為王,其心才是凶狠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