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劉大炮也趁機組建了聖克魯斯島上的第一支足球隊——大炮足球俱樂部,球員就從島上的居民和外來的人員當中挑選,經過劉大炮親自挑選,選出了35名一線隊球員,40名梯隊小球員,然後就開始了對他們的訓練。
其實劉大炮根本不懂什麼足球,但是,他有係統,很快,他就寫了一篇垃圾足球訓練報告,然後通過係統回收,再生成了一篇先進的足球訓練報告。
這樣一來,大炮足球俱樂部很快就走上了正軌,每天,草坪上都會熱熱鬧鬧的,沒事兒就會來上一場比賽。
悠閑的過了兩個月,劉大炮對聖克魯斯島的改造初步起到了成效。
各種製度建立起來了,尤其是戶籍製度和福利製度,都建立起來了,島上的居民擁有非常好的福利製度,那就是真正的保險和各種基金。
劉大炮借鑒了一些自己前世的經驗,把華夏的五險一金製度給弄了過來,不過,對居民征收的費用很低,大部分都是劉大炮自己掏腰包。
當然了,劉大炮也不是辦福利機構,稅收才是重點,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讓聖克魯斯島形成一個很好的良性循環,這才劉大炮的初衷。
有了稅收製度,居民們的經濟頭腦也逐漸被開發了出來,要想掙錢,那至少得把稅收給算進去。
因此,島上的魚產品交易,價格就開始蹭蹭的往上翻,你要是不願意,人家也不勉強你,反正現在有冰櫃,冰箱,魚產品是不會壞的。你要是願意,那皆大歡喜。
經過這麼一番發展,島上的原住民們在漁輪上生活的還是很適應的,吃穿住行都沒有什麼問題,經濟收入逐步的增加,而且還能經常運動,短短兩個月,這些居民的生活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身體條件不斷的再改善,精神生活也豐富了很多,而這一刺激,島上的生育高峰期來了。
原住民自不必說,飽暖思音樂,每天晚上,那種聲音啊,在每一艘漁輪上都能聽到,漁輪的隔音效果可不怎麼好,這一刺激,每家每戶都要跟上這種節奏。
就連劉大炮和庫切拉,也沒有一晚上不嗨皮的,劉大炮從一開始的大局觀思想,已經轉變成了對庫切拉的愛,這黑妞是個很會打理家庭的高手,把漁輪上麵安排得井井有條,晚上劉大炮一回家,就有熱水熱茶熱飯,當然,也有熱炕頭!
而在兩人的生活中,也逐漸養成了很多默契,這樣的女子,劉大炮自然是萬分疼愛的,這不,庫切拉也懷上了。
島上的單身女子也大多數都成了家,那些外來人員,是她們的最愛,幾乎每個外來單身人員,都娶了一個島上的女子,如此一來,他們如果願意,也就可以馬上成為聖克魯斯島的人。
雖然這裏不是一個國家,但卻是一個完全自主的地區,也相當於擁有了一個特殊的身份吧。
劉大炮對這些人倒是挺看重的,尤其是那支建築隊,都是人才,經過劉大炮一番遊說,他們還都同意了加入聖克魯斯島,不過還是保留了他們自己的國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