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自己幾乎沒有任何力量的吳放歌,巧妙地利用各類谘詢掌控了信息權,再各大勢力之間遊走,為的隻是最後的一擊,而這一擊,不過是小小的推波助瀾而已,可這一推卻注定要在金烏市掀起一場巨大的‘嚴打’風暴。
當吳放歌收集齊了資料,稿子也寫的差不多了,就決定親自去一趟省城,畢竟有些事能不能親自到場,效果是大大的不相同的。就在他啟程的當天晚上,一夥兒混混終於查訪到了他的住處,也應正那句俗話‘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他的住處被砸了個稀爛。不過吳放歌對此並不介意,因為在他的眼裏,這幫混混的舉措不過是‘末日瘋狂’罷了。
吳放歌趕到省城,鄭雪雯居然親自來火車站接他,兩人在車上就把稿子研究了一遍,鄭雪雯讚道:“你這小子,年紀不大,筆力這麼老辣啊,就是……就是……有點公文腔。”
吳放歌心中暗笑:“寫了二十多年公文,沒有公文腔才怪呢。”
看了吳放歌的稿子,鄭雪雯改變了主意,她原打算先幫吳放歌改改稿子,然後再給總編看,現在看來無此必要,於是直接一車開到了編輯部,正好總編也在,立刻就讓他審稿,總編反複把稿子看了一個多小時,把在一旁候著的吳放歌等出一頭汗來,最後總編一拍桌子說:“好!這就是我要的東西!簡直就是一顆大炸彈!現在黑社會居然都這麼猖狂了,還是社會主義的大白天嗎?!”說完立刻讓鄭雪雯組織個寫作班子,把吳放歌的原稿拆分重組,用最快的速度見報,也就是這一刻,吳放歌才發現鄭雪雯原來不是普通編輯,她是《明日先鋒》的副主編,因為***總編畢竟不是學文科出身,所以好多事基本就是鄭雪雯一個人說了算。
“這一寶算是押對了!”吳放歌暗撫胸口,臉上的表情卻是天真又驚訝的:“雪雯姐,原來你是副主編啊,你怎麼不早跟我說?”
鄭雪雯頭一偏,笑著說:“這有什麼問題嗎?”
吳放歌說:“沒問題,你就是當了國家主席,也是我我姐。”
鄭雪雯聽了,臉都笑成了一朵花,背過去小聲嘀咕了一句:“少婦殺手!”
吳放歌聽見了,但是故意裝著沒聽見。
鄭雪雯的確是文壇裏的女中豪傑,一出總編室就立刻召集人手,打起台子來,吳放歌作為初稿作者,就成了顧問,不過吳放歌同時也發現原來這個稿子是一個很大的係列,自己的稿子雖然占的比重挺大,但也隻是其中之一,看來沒了誰地球都照樣轉這句話是一點也不假,他很幸運自己算是趕上了這條船。
吳放歌文章寫的不錯,但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一張圖片,不過這在鄭雪雯的安排下也變成了小事一樁,反正移花接木是編輯最擅長幹的事。
對於社會治安形勢趨於嚴峻的問題,《明日先鋒》報專門出了一個特刊。吳放歌到省城這天,正好趕上特刊出版的衝擊階段,吳放歌也跟著忙了整整二十七八個小時沒合眼,從組稿校樣到端茶送水訂盒飯,他溜溜的把編輯部的工作算是捋順了一遍,總編見了,悄悄地對鄭雪雯說:“這小夥子聽能幹嘛。”
鄭雪雯知道報刊初建,缺乏人手,就笑著說:“您又有想法了?”
總編哈哈一下,然後就什麼也沒說,真是個老奸巨猾的家夥。
在大家的齊心努力下,《明日先鋒--法製特刊》如期新鮮出爐,為了造成轟動效應,經總編批準,鄭雪雯和發行部的家夥們,把這一期的特刊給省裏各級官員、部門官員一人送了一份,所有文中涉及到的地區縣市領導和相關部門主管也是一人一份,用郵政特快專遞送過去。雖然這一舉措被編輯部內部人員戲稱為豆腐賣成肉價錢之舉,但是不得不承認,這事非常有效的宣傳和營銷手段之一。一時間《明日先鋒》零售量成幾何數的增長,無論在民間還是在官方,這份新生的報刊,一下子就打開了知名度。
“這下我們算是出名了!”在緊急常委擴大會議上,金烏市市委書記憤憤地說著,把一份《明日先鋒--法製特刊》摔到了桌子上,期刊攤開的那一頁正好是吳放歌的那片紀實文學‘生死臥底--退役偵察兵揭開保護費的黑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