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項少權準備把這裏打造成北美的銅金礦基地,這個計劃外的銅金礦位置非常合適,交通也非常方便,銅金銀這些貴金屬本來就不像鐵礦那樣量大,現有的交通已經綽綽有餘,也不用另外花太多的錢和精力在修路上麵,還可以節省大量時間。
時間正是項少權考慮的重點,項少權錯誤的估計了新礦的建設速度,東南亞各國的新礦區,現在還在考察階段,礦業公司的錢總還在各國考察,新礦區連影子還沒有呢。
智利和秘魯的減產情況越來越嚴重,近期的期貨市場很好的反應了這一點,項少權必須加快投產速度,不然市場很可能亂套,這可不是項少權願意看到的。
精神遊絲快速到達預定地點,開始了吸收與轉化,大片無用的岩石被吸收轉化為特殊的能量,再轉化為相應的礦石,大量的練習沒有白練,轉化過程因為熟練度的不同,轉化的速度也快了不少,雖然目前項少權的依然不能轉化過多元素混合礦石,可在兩條精神遊絲同時工作下,也勉強能轉化四到五種元素,這讓新的礦脈變的比以前更加自然,避免被過份的關注,也就減少了風險。
礦石從地下一層層被轉化出來,就像做蛋糕一樣,不過是倒過來的蛋糕,下麵小上麵大,因為露天開采的礦坑都是上麵大下麵小,項少權為了減少工作量,特意弄了個這種形狀,等開采的差不多了,也就可以廢棄這些,不用再轉為費時費力的礦洞開采模式,阿壩礦區讓項少權再也不想用礦洞開采模式了。
大量的銅和少量的金銀鋅混在一起,形成了這座礦場的主體,雖然這樣會增加一些分離各種元素的成本,不過相對別的礦區,成本還是會讓人非常羨慕嫉妒恨,因為混合礦石裏,基本沒有別的無用和有害元素,而且說是混合礦石,項少權非常清楚,因為自己的技術有限,這種混合也隻能叫做偽混合,金銀等元素基本都是以顆粒狀出現在銅礦裏,根本不用複雜而且汙染嚴重的化學分離技術,隻需要很簡單的物理分離法就可以快速分離出來,增加成本也非常有限。
當然含量相對阿壩礦區也有所降低,一座礦區運氣太好還可以解釋,所以礦區都有如此高的含量就很難糊弄過去了。
這次項少權轉化的礦石,銅含量基本上都在百分之十左右,其實百分之二十和百分之十的生產成本也差不了多少,有所提高也不多,主要是項少權在岩石上麵同樣做了手腳,同樣進行了軟化處理,開采出來的礦石,送進選礦廠隻是多花一些時間和人工成本而已。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安得森和麥肯腳都站痛了,兩人一邊聊天一邊不時看上老板一眼,項少權也不是一直傻站著,也會不時和兩人說兩句,討論一下礦區今後的規劃問題,在這方麵項少權態度一樣堅決,兩人勸說無果後,也隻能無奈的接受。
三個小時左右以後,項少權收回了兩條類精神遊絲,此時地下十幾米深地方,已經被大量的礦石取代,幾億噸含量百分十左右的銅礦石,相當於幾千萬噸銅金屬,足夠北美市場消化十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