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玩物“尚”誌盡享“模”趣(1 / 1)

玩物“尚”誌盡享“模”趣

文化博覽

在一個和煦的冬日,記者來到毗鄰西郊農展館、上海船員公司退休幹部陳建華的家。邊看邊聊中,開始了本次專訪。

記:看到你製作了這麼多不同類型、尺寸各異的船模,一定下了不少的功夫,想必你對船模製作情有獨鍾吧?

陳:是的,我學做仿真航海模型,大概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當時,社會上除了專業航模運動員和老一輩的模型製作大師,很少有人做仿真航海模型,尤其是仿真西洋古典帆船,這方麵的圖紙資料非常少,要找到現成的模型材料,掌握製作工藝,更是難上加難。如果沒有對模型製作比較執著,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首先,自己不是專業模型製作人,也從沒有接受過這方麵的培訓,根本就是一個門外漢,一切都要從頭學起,難免要走彎路,事倍功半;二是我隻能利用業餘時間做模型,除了在家裏“買汏燒”,就隻能利用別人抽煙打盹的時間,一點一滴地摳出來,積少成多,滴水穿石;三是晚上在家裏做模型,響聲不能大,更不能使用電動工具搞得馬達轟鳴、塵土飛揚,全憑手工慢工出細活,所以一路走來五味雜陳。

記:看了你的這些模型,好像多是1:100左右甚至更小比例的,甚至是瓶裝船模,這不是自討苦吃嗎?

陳:自己做小比例船模和瓶裝船,主要是受居住環境限製和就地取材,當然也是為了挑戰自己。因為,花同樣的精力和時間,模型做得大,不僅氣派,市場性價比也高;相反,模型做得小,零件加工困難,確實是吃力不討好,好在不為參加比賽和賣錢所困,自得其樂罷了。

做仿真船模就好像畫畫一樣,不僅要有正確的輪廓,即所做模型的各個數據必須符合圖紙資料要求,同時還要選擇合適的材料和表現手段來豐富模型的細節,以達到仿真的效果,真可謂入門容易,“修行”難。這些年來,自己製作的模型半成品居多,真正完成的滿意的很少。原因不少,一是在工具和技巧的摸索嚐試中遇到種種失敗,中途夭折;二是製作模型本身就是一項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活計,俗話說慢工才能出細活,不可能一蹴而就。隻有通過無數次實踐或在良師益友的指點下,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循序漸進中方能有所收獲,所以,這個苦吃得也是值的。就這樣經過一段漫長的“修行”,2008年退休後,我終於完成了好幾艘船模,更可喜的是今後我將有充裕的時間,可以做自己心儀的模型了。

記:希望能看到你製作的更多的仿真模型,可以談談你擅長製作什麼樣的模型和對模型製作的想法嗎?

陳:我隻是一個普通的模型製作愛好者,擅長談不上,離高手的目標當然更遠。目前,由於對模型的普及程度和市場還不十分成熟,這種愛好或許仍會被看成是非主流的,曲高和寡,甚至被當成是成人的玩具。但是無論怎樣,在這個數碼產品充斥的時代,還能堅守這種愛好,安靜下來慢慢享受手工勞動的樂趣,不僅能培養一些耐心,這更是克服心靈浮躁的一劑良藥。其次,在製作模型的過程中,由於每個人對模型都可以有不一樣的理解,可以追求不一樣的目標,但都有一個製作的過程,能享受製作的過程,我就快樂了。特別是自己退休以後,有了這種愛好,生活過得很充實,覺得時間越來越不夠用了。

記:謝謝接受采訪,但願你“玩物尚誌”,盡享模型製作樂趣。

陳:為了感謝《航海》雜誌和同好的輔助支持,為了古典帆船模型的獨特藝術魅力,我會更加努力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