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藝考難圓“明星夢”1(1 / 1)

3.藝考難圓“明星夢”1

又是一年藝考時

2009年,《社會藍皮書》公開的就業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就業率最低的專業集中在兩大領域,其一就是藝術領域。相比不久前結束的2012藝考招生,今年部分藝術類學生的擇業場景冷清了許多。曾經從千軍萬馬中擠過獨木橋的藝術專業大學生,就業的理想與現實之間有著巨大的落差?藝術教育與“明星夢”之間的距離有多遠?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調查。

近年來,藝考招生不斷升溫。從1998年到2011年,中國藝術類招生人數擴大了60倍。如今,除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上海戲劇學院等傳統藝術院校外,全國2000多所高校中有700多所高校建立了藝術類專業與院係,其中包括綜合類院校、師範類與理工科院校。

僅以表演專業為例,目前全國設有表演係的高校已超過400所。潮水般的學生湧進藝術院校,眾多的學生進入表演係,他們畢業後都能當上演員嗎?“表演係畢業生的失業率很高,隱性失業率就更可怕了,許多表演係畢業生畢業後處於失業或半失業狀態。”北京某學院從事表演教學的趙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每年,全國萬餘集電視劇、500多部電影、200多台話劇,需要多少演員?在原本已經陣容強大的演員隊伍中,又能容納多少新演員?據北京某媒體2011年的調查,全國各大藝術院校表演係畢業生,70%因為就業不理想而改行。

實際上,即便是已經就業的演員,也麵臨著隱性失業的危險。演員的就業與失業,不是以有無單位錄用來統計。北京某文化公司王宇經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演員簽了經紀公司,就算是就業了。然而,就業容易開工難。

在王宇看來,一個職業演員,無論有沒有單位,一年至少要有6個月時間拍戲才能算是正常就業。然而,大部分表演係畢業生,畢業後即便簽了經紀公司,也不能保證有戲可拍,相當一部分人處於等待狀態。

“培養具備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語言文學、播音學以及藝術、美學等多學科知識與能力,能在廣播電台、電視台及其他單位從事廣播電視播音與節目主持工作的複合型應用語言學高級專門人才”,這是某綜合大學招生簡章中對播音與主持專業培養目標的描述。

然而其學生畢業後真正能從事廣播電視播音與節目主持的人有多少?現今在北京民航從事地勤工作的王永利,曾是該校播音與主持專業的畢業生。畢業時投出近百份簡曆無果,最後參加了一年的航空地勤培訓。“想當個廣播電視播音與節目主持人真的很難。”王永利說。 (來源:《雨花·青少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