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林書白(二)(1 / 2)

林書白看得出梁虎的傷勢並沒有痊愈,便沒有再說多什麼,隻是取出一個小小的木匣遞給了梁虎。木匣的外觀非常樸實,沒有塗漆更沒有任何雕刻,就隻是木料最原始的紋理,梁虎將其拿在手中後心底微微一動,他發現製作木匣的竟然是樹齡在千年以上的紫檀木,隻是製作者使用了某種不為人知的技藝,抹去了紫檀木外表的光澤,從外表上看起來並無特別之處。

“這是悲世大師坐化前囑咐我贈與你的,他還讓我送你一句話,這也是我想對你說的意思。”林書白的語氣頗有些惆悵,她想起了之前與悲世大師坐化前的那一番談話。

這一次可以成功抓捕真神教的一個重要頭目,讓林書白也覺得頗為僥幸,根據所得到的情報,這個頭目實力雖然不強,地位卻排在前列,知曉真神教內部的大量機密,為了防止他的同伴在押運途中解救,林書白不僅調來了悲世大師這個援軍,更精心設計了嚴密的押解計劃。

之前一切都很順利,林書白她們悄無聲息的離開了西域省,卻沒想到會在隴右省暴露了行蹤,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林書白緊急改變了路線,並且提前將目的地周邊省市的國安局異能者盡數抽調過來,梁虎和秦若雲就是這樣來到利州市郊區的軍事基地。

林書白本以為借助軍事基地的防禦,可以成功拖延到總部派來的援兵抵達,卻不想真神教竟然一次性派遣了四個異能者來襲,這固然表明他們勢在必得,卻也讓林書白隱約覺得對方肯定從某個途徑掌握了確切的消息,不然怎麼敢召集四個異能者千裏迢迢圍追堵截?

這一戰林書白她們以少敵多,以弱碰強,可以說是凶險之極,若非悲世大師舍生取義,外加梁虎的突然爆發,那晚林書白絕對會一敗塗地,以她的築基中期實力,如果不願死戰的話倒是有機會逃得性命,可是有虧職守這一點無論如何也抹不去,隻能引咎辭職向死難者謝罪了。

林書白深深吸了一口氣,將內心的負麵情緒排除腦海,這才對梁虎說道:“悲世大師讓我對你說,吾道不孤。希望你能好好體會這句話的意思。”林書白說完之後,身後在梁虎手捧的木匣上輕輕拍了一下,用鼓勵和期待的目光看了看梁虎,隨即不再說話就這樣轉身離去。

待林書白的身影消失在視野之外後,梁虎這才慢慢打開手中木匣,那裏麵安安靜靜的躺著一本《金剛經》,一串佛珠,梁虎見狀立刻猜到了那位悲世大師的用意,想必這位大師希望自己隨身之物可以幫助凝神靜氣、洗滌塵埃,以便日後可以更進一步,隻可惜梁虎隻能愧受這份提攜之義了,他自己的傳承雖然源自上古時代的小門派,幸好典籍倒也齊全,隻需要按部就班走下去,必定會有重回金丹期的那一天。

林書白說修真的典籍不是靈根契合者就是拿去也無用,這話雖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卻並不完全正確,梁虎心中暗暗揣度,他估計林書白所得到的傳承多半是來自上古時代某個大門派,因為隻有這樣才能解釋得通林書白用典籍找傳人,而不是梁虎這種因材施教的方式。

大門派和小門派既然並存於上古修真時代,必然有著各自的優點。大門派人多勢眾,無論資源還是典籍都比小門派更豐富,隻是越大的門派,內部的分工也就越細致。假如大門派收了一個擁有絕佳靈根的初學弟子,為了培養他必然會教授最契合靈根的法決,修煉期間輔以大量丹藥,若是外出曆練或者實力有所小成,各種符籙、法器肯定不會短缺,因此這個靈根卓越的弟子不必為外物分心,隻需要在門派內勇猛精進即可。

這樣聽起來當然是很美好的,不過卻也有很多弊端,大門派分工精細,煉丹、繪符、製器、禦獸、靈植等等皆有專門人選,專精劍術的劍修最擅長攻伐殺戮,專精丹藥的隻需要專心煉丹,大家都不需要對自己不熟悉的東西浪費時間了解,在上古修真盛世當然毫無問題,可是到了如今靈氣匱乏的現代,一個隻會舞劍的劍修想要傳承技藝,隻能尋找和自己所學功法相同的弟子,這便是林書白用典籍找傳人的緣由。

小門派的情況卻又截然不同,以梁虎的那個傳承門派為例,即便是門派最鼎盛的時期,門內弟子加在一起也就是大貓小貓兩三隻,無論什麼時候什麼事情都得靠自己,想要丹藥自己煉,想要符籙自己繪,想要靈獸同樣也隻能自己去抓……在這種環境下,小門派的修真者必然要一專多能、全麵發展,很多時候甚至會將自己用不上的種種典籍精心收錄起來,因為誰也不知道自己以後會不會用上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