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見小乞丐也不向俞仁道謝,怕俞仁不高興,忙向他提醒一句。“鄉下人就是不懂禮,小公子如此好心,你怎麼也不道聲謝啊!”
小乞丐聽到小二的話,這才止住腳步。轉身抱著饅頭向俞仁鞠了一躬。
俞仁一抬手。“不過是幾個饅頭,小兄弟不必放在心上。”
小乞丐再望俞仁一眼,轉身走了。
“俞兄雖然大方,卻隻怕這幾個饅頭也不過是杯水車薪罷了。我料這小乞丐一會兒還得再來。”一個中性的聲音突然在俞仁的身後響起。
俞仁聽到這聲音,忙回過頭。原來是李玉不知什麼時候已經進了棚子。她還是那身書生打扮,隻是鶯兒已改換了女兒衫,站在她的身後。
俞仁見李玉到了,很高興,忙湊過去,與她對麵而坐。
“李兄這話是什麼意思?”
李玉沒有馬上回答俞仁的話,她先召來了小二,要了些吃的。從早上忙活到現在,她肚子也餓了。
“俞兄先莫問原由,且看看我的判斷對是不對。”
俞仁見李玉這樣講,隻好按下自己的好奇心,暫時將小乞丐的事放在一旁,問了問米脂縣的那些難民的安置情況。
“放心吧!我都已給他們安排妥當了。就在連江縣外的一個寺廟裏種地。那廟裏的主持是家父的朋友,正好他們廟裏有幾百畝地,僧人們打理不過來。這眼看著再有幾個月就是春耕了,廟裏也不白費他們多少糧食,主持倒是很樂意收留他們。”
於是,兩人又聊了些別後的情景。聽說俞仁找到了失散的書童,李玉也替他高興。兩人正聊著,聽到棚外有腳步聲傳來。
俞仁轉頭一看。方才的那個小乞丐果然又回來了。他仍站在草棚外方才的位置上,直勾勾的看著俞仁。
俞仁見他仍然一樣饑不可耐的樣子,不由的更加奇怪。
“我剛給你的饅頭你沒吃嗎?”
小乞丐聽到俞仁問起,卻不敢回答,隻是把頭低到了胸口。
俞仁見他這樣子實在可憐,不由輕歎了口氣。便叫小二再給他拿五個饅頭。
小二答應一聲,馬上又去拿了五個饅頭出來,還用一塊紙包了起來,交到小乞丐的手裏。
“你叫什麼名字啊?”
“曹文詔。”小乞丐終於蹦出一句話來。這讓俞仁知道,他不是個啞巴。
小乞丐接了饅頭仍不稱謝,仍隻是向俞仁深鞠一躬,然後便一言不發的轉身走了。
俞仁看了李玉一眼,“這,倒底是怎麼回事?”
李玉仍舊不答,卻起身站了起來。“咱們跟過去看看,不就什麼都明白了。”
俞仁也正有這個意思,於是三人悄悄跟在小乞丐的身後。
大約走了一裏多路,前麵出現一片樹林。林子邊上的土坡旁,此時正倚著一群人,約有二三十。他們似乎是在這兒曬太陽,又像是已經餓的走不動了。看這些人的裝束,也與昨天遇到的那批災民倒是很相似。
“這些人也是米脂縣逃出來的災民嗎?”俞仁現在對這個李玉是越來越依賴了,感覺她真的就好像是神仙一樣,什麼事情都知道。
“不是。他們是從遼東逃出來的。女真人占了撫順,撫順城裏的漢人百姓大多逃進了關內。一般這些人,逃到直隸也就安家了。不過,這些人聽說是正巧逃出來的時候遇上了一條南下的商船。那位好心的船主便順路將他們帶到了福州。”
俞仁點點頭。兩人正說著,便見方才的那個小乞丐已走進了人群。小乞丐向人群的西北角走去,那兒的土坡旁正坐臥著幾個人。是一名婦人帶著三個孩子。兩個大些的是男孩子,大的有十二三歲,小的隻有十歲上下,婦人的手裏還摟著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
女孩的手裏正拿著小半塊饅頭在吃,婦人手裏拿著一個破碗裝著小半碗水,似乎是怕孩子吃噎著了,好給她喂水。
“媽媽,我還餓!”最小的那個男孩,眼睛盯著妹妹手裏的饅頭叫道。
那個大些的男孩揚手就給了小男孩一巴掌。“媽媽的饅頭都給你吃了,你還叫餓!”
小男孩挨了哥哥的打,坐在地上大哭起來。兩人正鬧著,方才在茶棚外看到的那個小乞丐走過去。兩人看到小乞丐,一起圍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