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初識崇煥(2 / 2)

“大人擔心什麼?”俞仁問了一句。

“我擔心,朝廷這次派出的進剿女真的軍隊,不見得會那麼順利啊!女真人如此的勇悍,絕非那些西南的匪寇可比啊!想要斬除女真這個大患,還需從長計議。急功近利,那是不行的。!”

俞仁突然想起明末曆史上有名的一場戰役:薩爾滸大戰。他仔細的在這張地圖上找尋著,果然,就在那兩個被圈的紅點之間,他看到了那熟悉的“薩爾滸”三個字。俞仁一下子明白了袁知縣的擔心。

“隻怕不僅僅是不順利那麼簡單吧!如果運氣不好,也很可能會全軍覆滅!”

袁知縣聽到這話,渾身輕抖了一下。他定定的看了俞仁好一會兒,才低沉的說了一句,“那可是我大明最精稅的十三萬大軍啊!你說會他們全軍覆滅?”

袁知縣問了這一句,不由的搖了搖頭,跟著又自言自語的說了一句,“不可能,不可能。這事我都打聽過了。咱們皇上這次調派給遼東經略楊大人的,仍是四名我們大明當下最有名的悍將。他們都是久經戰場的老將,就算是剿滅女真不利,也斷不會全軍覆滅。”

但是,袁知縣又似乎對自己的這個論斷不太有信心。終於,他還是忍不住問了俞仁一句,“你說他們可能會全軍覆滅,理由是什麼?”

俞仁哪知道什麼理由,他隻知道,上初中曆史課時,似乎有那麼一課,講到過薩爾滸大戰。應該老師當時在課堂上是有分析,這薩爾滸大戰,明軍失敗的原因的,可是他現在是無論如何也記不起來了。

於是,俞仁隻好自己亂扯,“當然,這隻是我自己的臆斷。我主要還是從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方麵來分析的。遼東這個地方,向來是女真人居多,我聽他們說,這撫順、清河一帶,更是女真人的長居地。那麼,他們便必然對這一帶的地形也十分了解。

這樣,他們便占了地利、人和這戰場上最重要的兩項。如果我軍盲目冒進,也不是沒有可能會被全殲的。”

袁知縣對俞仁的分析聽的很認真,但是他最後還是搖了搖頭。

“你講的固然有道理。但是,我軍裝備精良,雖然有這地利、人和之失,既便不勝,至少全身而退應該是不成問題的吧!”

俞仁輕搖了搖頭,“袁大人難道沒聽過,兵敗如山倒嗎?自古又有幾位將軍在兵敗後還可以帶隊全身而退的呢?”

袁知縣被俞仁這幾句話講的一時找不出反駁的理由,不由的神情黯然。

這時,一旁的孫捕頭,見他的上司一時說不出話,為免讓他尷尬,趕緊插上一句,“管他勝也好、敗也罷。反正都不與我們相幹。咱們身在福建,就算再有主意,也是於事無補。我勸大人與俞相公,還是莫要白費這份神了。不如坐下來,好好喝上兩杯。”

袁知縣搖了搖頭,“孫捕頭你這話不對。你雖然僅為一縣之吏,豈不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話。我等作為讀書人,更應當以天下為先。無錫的東林書院的那副對聯,我們需常念自省啊!”

孫捕頭被袁知縣這麼一說,臉上不由的紅起來。他雖然在心裏不並不認同這位上司的觀點,但口頭上卻不敢與他辯駁。隻能點頭受教。

反到是俞仁,他聽這袁知縣突然提到什麼對聯,便隨口追問了一句:“什麼對聯?”

袁知縣微微有些詫異的看了俞仁一眼,“俞相公作為讀書人,怎麼能連這麼有名的一副對聯也不知道呢?如果俞相公真的沒有聽說,那我勸俞相公還是放下遊學的事兒,先到無錫東林書院去看一看的好。遊學固然是好事,廣見聞、致經濟。可要是不明白自己讀書是為了什麼,那就算有再好的本事,也是於家於國無益吧!”

說完,袁知縣輕輕的念了起來,“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樂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我袁崇煥未有一日忘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