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情況正與俞仁所料一般。李六的一劍劈在俞仁的肩膀上,但他馬上便發現俞仁根本沒有接他的招。而是直接也向他劈出了一劍。在俞仁的“乾坤十節”的十招中,沒有一招是刺,全部都是砍劈的動作。這也使俞仁的臂力優勢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雖然拿的是木劍,但俞仁的那氣勢,卻好像就算麵前擺著的是一塊石頭,他也可以一劍將其劈開。
李六不是俞仁,他可沒有抱必死的想法。所以,當俞仁這霸氣十足的一劍劈過來時,李六退了。這一退就再也無法搬回劣勢了,俞仁的木劍快如狂風,根本沒有給李六喘息的機會。
雖然李六勉強撐了五十招,可他的身上也早已汗流浹背了。俞仁招式十分簡明,甚至都沒有什麼變化,幾乎招招相同,但劈過來的劍卻一劍比一劍重。終於,李六再也把持不住手中的木劍。木劍被俞仁劈的飛上了天。就在李六吃驚的當口,俞仁的木劍已直取他的中宮而來。
這一劍既快且狠。總算李六反映快,及時向後來了個驢打滾,這才堪堪避過了這一劍。
可是,李六才剛重新站起來,馬上又被一人從身後給踹的倒了下去。
踹倒李六的人是李顯忠。因為李六的這一滾雖然使的很及時,滾的也很漂亮,但是他卻忘記了一件最要命的事——在他的身後不遠就是白線。他這一滾,早已滾出了線外。
“蠢材!連一個手下敗將都搞不定,我養你有什麼用!”
李六聽到公子的罵聲,心裏一驚,趕忙低頭去看。果然,自己身處的位置已在圈線三尺之外的位置。
李顯忠罵完了李六,從他的手裏奪過木劍,站到了圈子當中。
俞仁終於見到李顯忠出手了,對於這個對手,俞仁自然打起了十二分的小心。雖然,在別人的眼裏,他們距離這場步戰的最後勝利僅僅隻是一步之遙。甚至在場外,很多支持東林黨的人們已經開始在高喊口號,準備慶祝勝利了。
然而,在俞仁的心裏,他卻是完全不一樣的心境。
目視著李顯忠一步步的向自己逼近,俞仁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以李七的伸手,這木劍在他的手裏,便可以使的如真劍一般,殺人取命也是輕鬆自如。那麼,這樣的木劍,在李顯忠的手裏,又會有怎樣的威力呢?俞仁不敢想。
此時在他的腦中所想的已經不是勝利,而是要如何應付這樣一個可怕的對手。比賽可以輸,但命卻是要保的。不是有那句古話:好漢不吃眼前虧嗎?這就是俞仁在這一瞬間做出的決定。他準備一會兒萬一撐不住了,一定要保命為先,不能硬撐。
李顯忠可跟李六不同,俞仁敢挨李六一劍,卻不敢挨李顯忠一劍。因為他知道,李六的木劍取不了他的性命。可是李顯忠不同,同樣是木劍,在李顯忠手裏真的很可能,會一劍便要了自己的性命。
不過,俞仁倒底是經過風浪的。那天在陳錢島,那樣的生死關頭,他都能保持冷靜。此時雖然感覺形勢對自己很不利,但俞仁仍然立刻找到了自己唯一的機會,那就是——先下手進攻,將自己的長項發揮到極致。
俞仁是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他的木劍不帶任何花俏的直逼李顯忠的右臂砍去。
李顯忠迎接俞仁的,是一朵美麗的劍花。
當俞仁看到李顯忠的劍花,便估計自己的這一劍會徒勞無功了,但是他並沒有放棄。俞仁使出了全力,手裏的木劍,終於碰上了李顯忠手裏的劍。
兩劍相接,一幕讓俞仁意外的場景出現了。
就在兩人的木劍相接的時候,李顯忠的木劍脫手而出,被俞仁的木劍擊飛了。
這同時,俞仁也呆住了。他曾想過無數種的結果,卻萬萬沒有想到是這樣的 結果。
就在俞仁發呆的時候,李顯忠飛快的從懷裏掏出了一把匕首。他的動作很快,沒有絲毫的猶豫,顯然是早有預謀。李顯忠一掏出匕首,馬上便將匕首紮向了俞仁的胸口。
這一幕是任何人也沒有想到的。
從驚愕中驚醒的人們開始大罵李顯忠的無恥,有人高叫著“小心!”以提醒俞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