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遠方伊人(1 / 2)

徐鏡月聽了這話,一把撲到弟弟身上,高聲喊道,“大人,家母年事已高,獨偏愛此子。如果舍弟有個什麼三長兩短,家母萬難承受的起這等打擊。大人便是不念先人之情,還忘看在家母的麵上,饒舍弟一條命吧!”

馬居仁又看了一眼孫盛,見孫盛也正一臉無所謂的樣子看著他,於是把心一橫,咬著牙喊了一聲,“給我拖開了,繼續打。”

就在這時,一個聲音突然響起。“慢著!”

眾人尋聲望去,卻原來是一直站在孫盛身邊的俞仁。大家都困惑起來,他們以為俞仁是想要把徐老三也一起拉下水。沒想到俞仁卻道,“馬大人。依我看,這事就算了吧!這徐老四雖然胡言有辱損了大人的清名,大人也已讓人把他打的半死了,算是重重的懲戒了他。

俗話說的好,殺人不過頭點地。當今聖上又向來仁慈,不如放他一條生路吧!”

馬居仁雖然聽俞仁出來求情,可是他卻不敢放。於是又拿眼去看孫盛。

孫盛還是不說話。於是俞仁又把徐三少叫了過來,當著眾人道,“要按說,我本不該給你兄弟求情的。你三少爺幾次陷害我俞仁,甚至差一點讓我舅舅家滿門被抄斬。但是我總覺得大家既是同鄉,冤家宜解不宜結,我便再原諒你一回,望你好自為之。”

徐鏡月聽了這話,趕緊要給俞仁磕頭,俞仁讓人攔住了。

馬居仁聽到俞仁再次給徐老四求情,便又去看孫盛。

孫盛也不看馬居仁,隻是不陰不陽的道,“既然俞相公都開口了,那馬大人便給個子吧!”一麵說,一麵轉身進了鋪子。

徐三少聽了這話,趕緊又給孫盛磕頭。馬居仁哪裏采他。頭也不回的便走了。徐三少又要給俞仁磕頭,俞仁忙一把把他拉起來。

“徐三少就莫要跟我客氣啦!我隻盼著三少爺今後少給我製造麻煩便好了。”

徐三少口中連稱不敢。

經了這一場鬧劇,鬆江府裏到俞氏錢莊來存錢的人就更多了,雖然存錢的利錢其實很低,但是大家首先是覺得把銀子放在錢莊裏比放在家裏更安全;又看到這俞氏錢莊的後台,連知府大人都怕他成那個樣子,大家就更放心了。

而徐三少也把自家的錢莊關了門,發誓從此再不與俞仁為敵。

於是,俞仁又與趙蕊在蘇州開了兩家分號。由於到鋪子裏來存銀的人越來越多,俞仁同時開始感受到放銀的壓力。於是,俞仁與趙蕊專門組織了一批生意經驗豐富的老掌櫃,成立了一個獨立的小組。這些人專門負責尋找客戶放貸。雖然總體以穩健為主,但也偶爾找些高風險的投資,以便獲取高回報。

而最讓俞仁失望的是,他最想扶持的那些有著科技創新的人,卻始終沒有看到一個。在大明,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商人們隻一味的想著低進高出,讀書人又隻一味的想著科考為官,最有創新可能的便是工匠。可是工匠由於受其傳統思想的束縛與影響,又往往是兒承父業、口口相傳,他們謹守著父輩們的行規與方法,不敢輕易改變。

有少數把手藝傳給外人的,也幾乎無一例外的沿襲著民間的惡習,教徒弟留一手。這使得大明的工匠們在創新方麵發展的很慢。而且,這些工匠即便有什麼新的發明,也往往隻想著怎麼用他來鞏固自己現在的地位,和在自己現在的老板麵前每月我討幾錢銀子,幾乎沒有哪個工匠會想到有了新的發明便找人合作或自己單獨創來。

俞仁特意交待這批專門找人放貸的手下,讓他們多多留心這樣的工匠,可是至今卻沒有發現一人。

俞仁非常失望,於是又想起自己在杭州結識的徐胖子幾人,還有南京的虎子他們。他正準備先回南京,再到杭州,把徐胖子和孫夢虎這幾個人好好的利用起來。從前,他雖然有心想搞科研,但是卻苦於沒有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