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生死不明(2 / 2)

“去吧!讓他們盯緊這四條船,不必打。咱們可還要靠他們引路呢!”說完,俞谘皋背過身去望著窗外的大海。

不知為什麼,他突然有些傷情。大概是那個如今已不知生死的俞仁引起來的吧!這個俞仁,讓他想起了自己唯一的堂兄俞元乾。他們俞家人丁向來不旺,他的這位堂兄又是從小便受父親照顧長大的,兩人雖然年歲相差十幾歲,可是關係卻很親密。但是自從自己十多年前繼承了父親的總兵之位後,兩人的關係便日漸疏遠了。

俞谘皋很清楚,他這位堂兄不喜歡自己以官斂財的做法。可是,如今的這個時代,做官不斂財的,又有幾人。當官不斂財,那還當什麼官啊!還不如回家種地去。

為了這事,俞谘皋曾與堂兄俞元乾談了好幾次,可是他卻從來沒有說服過他這位執拗的堂兄。最終,兩家斷絕了往來。

前年俞元乾因被朝廷革職憂憤而死,俞谘皋也曾親自前往吊唁。本來,他是想將已無依靠的堂侄帶回福建,留在自己身邊的。可是因為俞元乾曾有遺言,讓他去投奔他舅舅沈明航。俞谘皋鬱悶的回到了福建。他知道,對於自己為官斂財的做法,堂兄是到死也沒有原諒他的。

這時候聽到俞仁生死未卜,雖然明知這個俞仁並非自己的堂侄,不過是個同名同姓之人,俞谘皋的心中還是忍不住泛起一絲傷懷。

“傳令下去,盡力救援那些落水的海盜,務必要留他們一條活命。”

劉宏生暗暗奇怪,自己的總兵大人,向來對盜匪是毫不留情的,怎麼今次突然變的如此仁慈了,這可不是他的性格。可是他也不敢問,隻得領命下去了。

這一次,四條海盜船果然如俞谘皋所料,他們一路揚帆南下,再也不敢有任何耽擱,惟恐跑的慢了被官兵趕上。而這一路又是順風。因此,不過數日,他們便到達了東番島的雞籠小鎮。

雞籠是東番島有僅有的幾處小鎮之一,這兒有一個不大的淺水碼頭,許多到南洋做生意的商船都會在這兒中轉,補充些水和食物。不過,雞籠可不僅僅隻有淺水碼頭,這兒的水網也是相當的發達,隻是沒有什麼大江大河。

俞谘皋的艦隊追著四條許氏海盜船到達雞籠後,這四條海盜船便毫不猶豫的鑽進了一條不寬的水道。當俞谘皋的主力艦隊到達時,他的餘下的三十條快船和二十條三號福船早已一起追了下去。

“大人,咱們要繼續追嗎?這兒應該就是這些海盜新找的落腳點了。”

俞谘皋手撫長須望了望遠處曲曲折折的水道。“先不要著急。既然已經到了他們的老巢,就不要著急了。你先去找幾位當地的鄉民,問問情景。

劉宏生答應著下去了。

不一會兒,他帶來兩位六十上下的老頭。可是因為這些老頭所講的本地番話他們根本聽不懂,沒有辦法,俞谘皋隻好又把他們放了回去,讓劉宏生重新找了一名在雞籠做小買賣的人。

因為在這兒做生意的主客便是大明各地往來南洋的客商,所以這位四十上下的男子雖然是本地番人,卻能講一口還能聽的懂的官話。

劉宏生將這名男子帶到俞谘皋的主艦上。

“這是我們的總兵俞大人。我們這次到這兒來,是為了清剿南逃到此的一批海盜。你可知道這些剛逃過來不久的海盜,在什麼地方?”劉宏生一進船艙,便向那男人問道。

那男人見到俞谘皋帶來的這一批的船隊,似乎並不吃驚,大概是他在此地見慣了南來北往的船隊,早已習以為常了。

“回大人的話,我們雞籠最近確實來了一批人,他們自稱是大明朝廷新封的東番巡撫,特到此地囤墾戍邊的。”

俞谘皋一聽大喜。

“噢?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