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私情公義(1 / 2)

就在廟外的一小片空地上。此時聚集著不下三十人。這些人個個手拿武器,頭裹紅巾。這是聞香教造反時,為識別同伴而約定的標誌。

這三十多人正圍著三個人在打鬥。這三個人,當中一人約四十上下,另外兩人都是二十上下的年輕人。當中的那個中年男人身材高大魁梧,手裏提著一把沉重的大刀。雖然麵對如此不利的局麵,卻依然看不到他麵上有一絲的慌亂,那一種久曆戰場而鍛煉出的鐵一般的氣質,讓俞仁看著也不由的暗暗佩服。

那兩個年輕人似乎是他的侍衛。此時,他們正奮力的揮舞著大刀,盡力保護著他們的主人。

這時,俞仁在這群中人又看到了一個熟人——梁如明。就是那個在直隸時,背叛聚和堂,跟著徐鴻儒走掉的梁如繼的堂弟。

“李總兵,我勸你還是老老實實的跟著我回去見我們教主的好。就憑你這三個人,你認為你能衝的出去嗎?

你放心,我們教主是個寬宏大肚的人,隻要你真心為我教出力,將來得了天下,教主是絕不會虧待你的。反正這天下也不是你家的,在哪兒幹不是幹,何必非要跟著他們朱家幹。

何況,那朱家的皇帝小兒對你也並不好。把你放在苦寒的關外守邊,一守就是十多年。你為他們朱家的江山,拚死出力,可那皇帝小兒整日裏隻知道在宮中玩樂,可曾有偶爾想起過你?”

中年人不說話,他的目光如一隻等待攻擊的猛虎,顯然並沒有被梁如明的這一翻說詞所打動。

梁如明大概也感覺到自己的勸詞,在這位久曆生死,為大明奮鬥多年的將軍麵前,是多麼的蒼白無力。於是,他不再多言,隻是靜靜的抽出長劍,準備了結這位大明萬曆朝碩果僅存的名將。

“看來,他應該就是李肇基了。”若蘭在俞仁的耳邊悄聲道。

“應該沒錯。但他怎麼會到現在還沒到濟南,真是奇怪。”俞仁輕聲道。

就在俞仁與若蘭說話的時候,梁如明已經出手了。梁如明不愧為聚和堂三傑之一,果然伸手了得。李肇基的兩名侍衛根本不是對手,沒接上幾招,便被踢倒了一人,另一人也被梁如明的長劍刺傷了一臂。

不過,兩人雖然受傷,卻並沒退縮,梁如明正要向李肇基下手,兩個年輕人再次衝了上來,將梁如明攔在身前。

梁如明一聲冷笑,“不自量力!”

說完,他的劍也刺了出去。兩人雖然拚命抵擋,但也僅僅攔了三招,便被梁如明刺中,再次踢倒在地。

一直都很淡定的李肇基終於出手了。他的大刀揮動起來,像一座小山般向梁如明壓了下來。梁如明突然見到這威力十足的一招,倒著實的嚇了一跳。趕緊跳到一旁,不敢硬接。

可是,李肇基的刀雖然威猛,動作卻並不很快,大概是因為他的外袍內還穿了一層盔甲的原因。而且,他的招式簡單,幾乎沒有任何的花俏,這讓沒穿盔甲、伸手敏捷的梁如明避讓起來十分輕鬆。

俞仁看到這裏,暗暗搖頭。這種刀法,在戰場上殺敵確實很有效果,但是拿來跟江湖人士單打獨鬥,卻很不實用,特別是麵對高手時。

果然,七招之後,梁如明便看出了李肇基的不足。李肇基的第八招才遞出,梁如明便已轉到了李肇基的身側,避開了他的刀勢。李肇基見梁如明突然閃到他的身側,暗叫一聲不好,想要趕緊收刀回擊。可是由於他的刀太沉,用力又猛,根本沒辦法快速收回。

就在這時,梁如明的長劍已經毫不留情的刺向了李肇基的咽喉。

李肇基暗歎一聲,“完了!”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來山東平亂,結果亂還沒平,便被反賊們殺死在了半道。作為一代名將,沒有死在真正的戰場之上,反而悄無聲息的死在這窮僻的荒山破廟邊,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可他又不能改變這個現實。他自便小隨父上戰場,一生征戰無數,就算是遇到再強大的敵人,也從來沒有過像今天這樣的無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