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肇基這時已經迎了上來。
“我可不敢當這個頭功啊!要不是你俞將軍料事如神,事先定計,我們哪能如此輕易的打敗黃玉蝶啊!要論功,你俞仁才是當仁不讓的第一啊!”
俞仁聽到李肇基的的聲音,忙迎了上去。
“當然,張老弟的功勞也不小。今天要沒有他帶的這兩千人打頭陣,我們也沒那麼輕易的便攻破敵人營區的防守。”
“這都是李大人指揮得當。”張盤在一旁謙虛的道。
眾人一麵說,一麵進了劉長樂的將軍府,城外雖然還有些零星的戰鬥,但那都已經無關大局。劉長樂留了兩名千總分工負責,他們也就不再操心了。
“眼下,泰州已經解圍,這下一步要怎麼走,還要俞將軍給我們指條明路啊?”李肇基沒等進府,便向俞仁道。
“李大人客氣了。您才是咱們的總指揮啊!我們一定唯您馬首是瞻。”
李肇基一把拉住俞仁的手,“我的將軍,您就別跟我弄這虛套啦!咱們這兒都是自己人,他們誰不知道,我隻是頂著空殼的總指揮,您才是咱們真正的主心骨啊!
眼下,反賊們大敗潰逃,正是我們追擊的好時機,您不趕緊布置,萬一讓敵人重新組織起力量,那我們豈不又要多費許多事!”
俞仁看了一眼李肇基身邊的幾位將領,見大家都以期待的目光看著自己。他知道李肇基講的是實情,自己也就不好再拿架子。於是道,“眼下咱們的形勢可以說是一片大好。
雖然兗州之圍還沒有解,但那也隻是早晚的事了。今天我們打敗的,仍是聞香教的主力中最精銳的隊伍。雖然兗州還有十餘萬聞香教眾,但那些都隻是烏合之眾。
我曾跟他們交過手。這些人跟黃玉蝶所帶領的這支隊伍相比,那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
因此,我覺得,李大人應該乘勝出擊,率領主力直搗黃龍,在兗州與聞香教做最後決戰。敵人的精銳已被我們盡殲,這一戰必可勢如破竹。
這一趟,我就不隨李大人同去了。請大人給我一支千人的隊伍,我直接出兵藤縣,以防聞香教的首腦們聞風逃遁。”
“好,那就讓張老弟帶一千人隨俞將軍去藤縣吧!我帶其餘人馬去兗州。”李肇基說完,便要起身。
魯月聽了俞仁的話,忍不住在他身邊嘀咕了一句,“藤縣不是有趙彥嘛!你幹又要去?”
俞仁看了魯月一眼,“我的郡主,你覺得那趙彥是能打戰的料嗎?我早得了報告,說他現在才出濟南二十裏。要等他到藤縣,估計至少也還得半個月。到時,就算是個瘸子拐子,也都跑完了啊!”
魯月似乎有些不信,她看了一眼李肇基。
“俞將軍說的確是實情。我在中午才得的軍報,說趙大人的隊伍剛剛出城十餘裏,估計現在也就走了二三十裏。”李肇基道。
“我知道郡主心急兗州,不如您這次就跟李大人去兗州吧!就不要跟我去藤縣了!”
魯月低頭想了想,“不行,我要跟你去藤縣。”
“那隨你吧!”俞仁說完,便在張盤的陪同下,出去檢點人馬去了。
待到次日出發,魯月到底不放心父親,還是隨李肇基去了兗州。俞仁則帶著若蘭姐妹由張盤領軍向藤縣趕去。
藤縣在兗州南約一百裏。俞仁為了趕在敵人逃跑之前將他們截住,特意一大早便出發,急趕了四天的路,這才到了藤縣。
必竟是聞香教的老巢,俞仁他們的人馬還沒到,城裏的守軍便早得知了消息。於是他們緊閉四門,堅不出戰。
俞仁必竟隻有一千人馬,要是強攻,未必能打的下來。別看這藤縣城小,可是卻很堅固,而且由於是聞香教的老巢,這兒的守軍也不少。據俞仁得到的情報,城內的守軍比他的人數還要多出一倍有多。如果他們圍城強攻,也就是等於把他們逼上了絕路,這就等於是逼他們拚命了。
一旦把這些人逼的情急拚命,莫說是俞仁隻有一千人,就算是李肇基的五千人全來了,也不見的能攻的下城。
俞仁沒有攻城,他隻是將人馬遠遠的駐紮在城外十餘裏,既不攻城,也不圍城,隻是屯駐在那兒。
“將軍,您把我們帶到這兒,既不進,也不退。這是什麼意思?”見到俞仁如此的舉動,第一個不解的便是張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