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玉水河邊(2 / 2)

這是熊廷弼的自信。因為他有這個資本。遼東自女真向大明宣戰以來,唯一沒有失城失地的時期,便是他任遼東經略的時期。這是朝野上下有目共睹的事情。他也知道,無論是在朝的官員,還是在野的士林,對請他出山的呼聲一直很高。

可是他就是不肯出。熊廷弼是個拗脾氣。當初楊淵夥同馮三元、姚宗文等將他誣告入獄。雖然後來因楊漣等人的力保,讓他平安回到了家。可是這頂扣在頭上的犯官的帽子卻始終沒有給他摘下來。

如今他們想讓他起複,卻又不想給他摘帽子,熊廷弼當然不幹。雖然他也很清楚,當初他那些被誣告的罪名已經由皇上親自批點,要是改判,便等於是說皇上當初的判決錯了。這樣的事,當然沒有哪位臣子敢做。

可是熊廷弼就是不服。他並不是要讓皇上向他低頭,他隻是咽不下這口惡氣。所以,趙南星派門生上門來請,他拒絕了,葉向高派子侄上門,他也拒絕了。最後,連楊漣都親自登門了。

可是熊廷弼還是避而不見。

袁應泰丟失沈陽、遼陽的消息,熊廷弼早已知道了。東林黨與葉向高共推了一個王化貞任遼東巡撫坐鎮廣寧,他也知道。但那又怎麼樣呢!沒有他老蠻子出馬,一個小小的王化貞,就能守的住廣寧嗎?熊廷弼不信。

雖然王化貞口號叫的好聽,說什麼,三麵合擊,一舉蕩平女真。可是熊廷弼太清楚了。他那隻是空喊。他王化貞不按這口號辦,那也還罷了。要是他真的按這個口號做,隻怕他離戰敗身死就已經不遠了。

熊廷弼堅信,這個世界上,如果說還有人能夠擋的住女真人瘋狂的進攻,也就隻有他了。

所以,他在等。在等朝廷為他摘下那頂犯官的帽子。

這一天,他依舊背著他的竹簍孤身來到他往常垂釣的地方。可是那兒已經有一位年輕人先人到了。

熊廷弼微微有些詫異,他來這兒垂釣可有大半年了,之前從來也沒見到有旁人,今天可還是第一次。

熊廷弼放下小漁登,忍不住上下打量了一眼麵前的這個年輕人。

此人二十三四,皮膚稍黑,麵如皓月,一又眼睛堅定而有力。在他的身後,站著一位三十來歲的中年人。此人穿著一身員外服,卻長的其貌不揚,眼睛不時的東張西望,還閃著一絲的奸詐。

熊廷弼先看到這名年輕人,心中暗暗稱讚,可是再看到他身後的那名中年人,他的眉頭又不由的皺了起來。

他本想離此二人遠一些下鉤,可是少年的一句話卻吸引了他的注意。

“毛員外常走遼東,可曾見過女真的大汗?”

那中年人搖了搖頭,“我們這等小人物,哪裏能夠見到大汗,便是女真四大貝勒也不曾見過。不過,對於遼東的地形地貌,我倒是十分的了解。對於海上的航線也是清楚的很。

我雖然不認識女真的大汗,也不認識他們的四大貝勒,但女真的貴族我也認識不少。生意方麵俞先生倒不必擔心。”

熊廷弼聽他二人談到遼事,不由的暗暗心動,手下的木登便跟著放了下來。他假裝無意的坐在河邊,從容的將漁鉤放入河裏,其實他的注意力早已全部放在了那年輕人與他身後中年人的對話上。

不用說,這年輕人自然就是俞仁,而跟在他身後的中年人,便是他從山海關外的小漁村請來的向導毛富貴。

兩人見熊廷弼已在他們身邊坐了下來。俞仁卻好像渾然不覺,仍然目不轉睛的盯著河中的漁浮,向身後的毛富貴道,“聽說王化貞又要與女真人開仗了。咱們雖然隻是生意人,卻也不能不關心一下。相信這場大仗的勝敗必然會對我們的生意產生深遠的影響,一個判斷不好,我們便有可能會賠的雪本無歸啊!”

毛富貴輕輕一笑,“王化貞能有什麼作為。他雖然叫的利害,但他是絕對不會是努爾哈赤的對手的。努爾哈赤征戰一生,未曾一敗,他的手下更是戰將如雲,就不說那四大貝勒了,便是他們八旗中的任何一位牛錄拿出來,那也可與我大明的名將一較高下了。

這個世界上如果說還有什麼人能夠打敗女真的話,我相信就隻有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