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戰鬥群各配有一個遊擊別部,北戰鬥群以河東騎士營遊擊開路,已隔絕北宮與城牆的聯係,並兵臨西北角執金吾武庫,並分兵向南邊金市、西園移動,給何進部曲發信號,給這幫人鼓舞士氣,免得因為何進死亡而出現全線崩潰。
南麵遊擊別部以河內騎士營為主,急於表現的河內騎士營縱馬驅馳於寬闊街道上,順利搶占太尉府、司徒府、司空府,隨即向西而行,出現在吳匡部身後。
隨著擊殺董重的何進、何苗部曲入城與張遼合兵,又與吳匡聯合一東一西堵住虎賁軍後,就開始喧嘩爭吵。何進戰死給五部營將士的打擊是毀滅性的,戰死因由是多麵的,也是很憋屈的,很多人執意報仇。
仇人是蹇碩是宦官,可袁氏見死不救也有很大的責任,現在五部營與袁術爭論罪責,五部營內部也在爭論著,幾乎近萬餘精銳軍士就那麼揮著刀子爭論,隨時可能爆發不可收拾的衝突。
南宮,蘭台,一隊宦官持劍疾步而行,迅速擊殺阻攔的十幾名宦官、尚書郎、令使後,他們從董太後眼皮子底下拖走皇後何氏、皇子劉辯,董太後隻能抱著皇子劉協發抖。
就太後身份來說,董太後是兩漢以來,鮮有的輕權威太後。畢竟她的丈夫不是皇帝,她的太後身份是倚靠皇帝兒子而來的,不是自掖庭之中一步步走出來的皇太後。就權力手段、控權欲望來說,董太後都不強烈,故而存在感很弱。
西宮,宋貴人與皇子劉嘉寢居宮城,遠遠比不上皇後和皇子劉辯所在的北宮規模宏大。
自雒都政變爆發時,西宮的宮人、宦官也迅速得到了武裝,不過他們是宋貴人的武裝。自幼生長於掖庭之中,受宋貴人影響的宮人,比董太後要多的多。
蹇碩抵禦北軍進攻捉襟見肘,唯一能做的就是保證宮城各門的安全。
結果西宮中一隊宦官就從複道入南宮,一片混亂中搶走了何皇後和皇子劉辯,這可是宦官們最後的保命籌碼。
等趙忠得到消息追擊時,找到的隻有何皇後母子泡在水池裏的無首屍體。
西宮臨著金市和西園,原本和北宮一樣,是劉宏最喜歡的宮室。自中平四年年尾劉宏搬進政務中心的南宮後,西宮、北宮就遠不如原來熱鬧了。
北宮很大,沒了皇帝常駐後,迅速敗落,皇後手裏的宮人根本無法維持北宮的運轉,政變時第一時間就被宦官有目的的針對,強製轉移,軟禁到了南宮蘭台中。
而西宮,宮人數量雖然比不上北宮,可西宮小,又隻有一條複道連著南宮,蹇碩等人並不在意西宮的控製權。哪怕西宮陷落,狹窄的複道幾乎威脅不到南宮的防禦。
偏偏,皇後、皇子劉辯遇害的消息在南宮之中不脛而走,不僅扣留南宮中辦公的官員們惱怒異常開始質問鬧事,就連大小宦官們也出現了情緒波動。
下午時,趙忠率人要入西宮緝拿凶手證明自己等人清白時,西宮宮人已在複道上堆積木柴,木質欄杆塗抹油脂,一把火引燃後,趙忠這裏別說進攻西宮,就是去複道上滅火的勇氣都沒有。
廣陽門外十裏處,原白馬寺所在,此時這裏廢墟已清理完畢,死亡於此的豪強、貴戚部曲、以及廢墟中收斂到白馬寺曆代浮屠經師的遺骨一起堆積埋葬,堆了個方圓五丈的圓形土丘。
馳道旁如此空闊的一片場地,簡直是完美的戰場。
西園軍五校督軍入雒,在這裏與北軍先鋒騎兵遭遇,兩軍各據東西,等待後繼部隊抵達,列陣。
待兩軍陣勢擺好,慘白卻不怎麼刺眼的夕陽照在魏越等人臉上,視線多少受到影響。
魏越揚鞭搖搖指著顯陽苑五校所在:“曹孟德等人不明雒中形勢,行事難免猶豫。這就是我軍洞悉全局的好處所在了,隻要拖延到明日,曹孟德等人將不戰而定。或許今日,也有一番意外之喜。”
董卓、呂布點著頭,情況不明的情況下,身處高位者,很少有人敢壓上全部身家去拚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