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這裏是“背包客”之家(1 / 1)

這裏是“背包客”之家

社會熱點

興趣型社群

特點:依托移動社交平台,為某一特定興趣愛好的群體提供產品和服務而創建的社群。

核心:促進粉絲深度交互和情感體驗,激發粉絲自主的參與度、傳播力和創造力。

模式:在促進社群成員溝通、分享與協作中,提供與興趣愛好相關的獨特消費體驗。

2010年8月,大利和朋友徒步行走川藏線後回到重慶。

回到重慶,大利發現經常有人加自己的微信。

在聊天中,大利得知,這些人都是“行走窮遊”的愛好者,通過自己在微信上更新的“行走日誌”找到的他。

“這樣一個一個地聊很麻煩!”大利幹脆建了一個微信群,命名為:背包客。

群裏,經常聊得熱火朝天。

“在成都、重慶中轉,旅店價格高,環境也不好……”群裏討論得最多的,就是住宿和“窮遊取經”問題。

喜歡熱鬧的大利心裏泛起波瀾。

“可以把我們租的這個房子改成客棧——‘背包客棧’!”於是,他找朋友商量。

“這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收入來源,既解決了背包客的住宿問題,大家又可以分享一下經驗故事……”

“用年輕人的方式來居住。”大利改造了房屋結構、床鋪規格,在裝修風格上多了些“情懷”。

2011年7月,以背包客微信群為平台,大利發布了客棧開業的消息。

“床位費每天隻收39元,大家坐在一起聊天兒還可以分享經驗……”

很快,群友們就將客棧信息分享出去。

“啥都能在群裏得到解決。”從沈陽來的背包客小方說,“登山必備、遠足必備、沙漠必備、旅行套裝……在群裏‘招呼’一聲兒,大利他們就都幫我們辦起了,價格絕對經濟實惠!”

“為了組團遠足而來,可是來這裏住下就不想走了……”群友說,“在這裏,我結識了彼此有認同感和歸屬感的人。”

客棧牆上,貼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火車票、飛機票。

“挖掘每個人內心的認同感、建立基於社群的情感聯係,讓大家主動分享和互動,這才是紮根市場且有生命力的賺錢方式。”大利說。

“去愛一群人,然後你才能擁有一切。”客棧牆上貼著這樣一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