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清歌不敢不從,扶著高芸芸來到院中,此時已是月初東升,群星璀璨,高芸芸笑顏如花,坐在石凳上數著滿天銀漢,假裝對葉清歌不理不睬。葉清歌心中明白,高芸芸是在故意吊他胃口,一再追問隻會正中下懷,自討沒趣,於是耐起性子坐在一旁抬頭望天,也欣賞著這夜空美景。
望著星空點點,葉清歌的思緒漸漸被帶回到了年少的回憶之中。那時的父親對自己期望頗高,總是要自己研讀比其他孩子多出幾倍的書籍,然而他卻總是乘父親不在時候,偷偷跑出去和好友們玩耍。三元、小傑、還有小雨,他們最喜歡在仲夏的夜晚爬到院子的牆上,坐成一排,數著那永遠也數不完的星星。
可隨著時光的流逝,人總是會長大,會有自己的未來;小傑因家中貧寒,不得不在未及弱冠之齡就跟著父親外出範貨,一走常常便是一年半載。而小雨......
葉清歌心中一痛,再不願多想,腦中思緒又不自覺的飛到了,與郡主醉酒的那夜。他除了感到荒唐好笑之外,心頭深處更蕩起了一絲連自己都沒察覺到的甜蜜。
“你知不知道,我姑姑為什麼那麼深愛著我死去的姑父?”突然高芸芸的話打斷了葉清歌的思緒。葉清歌搖頭道:“或許是上天安排的吧。”縱然醫仙的丈夫死得早了些,可他們能相濡以沫,在這山清水秀之地共同度過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而自己呢......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心愛之人漸行漸遠,卻無力挽回。
“你一定在想,我身為南平國的郡主,怎麼會有一個鄉野裏的姑姑吧?”高芸芸重傷未愈,看了一陣夜空,人便感覺有些疲憊,但她倔強脾氣,不願就此回到屋中乖乖躺著,雙手撐著腦袋,像隻小貓般趴在石桌上麵。
葉清歌心道:“這丫頭平時刁蠻任性,這樣溫順模樣,倒還是極其甜美可人。”他有些猶豫的應道:“這個如果我沒猜錯話,應該是私奔出來的吧。”如此將她家的尷尬之事說出來,不知道這丫頭是不是又該火冒三丈了。
此次卻出乎葉清歌意料之外,高芸芸並沒有如他想的一般大發雷霆,隻是好奇的抬起頭來朝葉清歌問道:“咦,你怎麼會知道的?”葉清歌道:“正是醫仙的那位恩公的三子趙匡義告訴我的,他說趙老前輩是在醫仙她夫妻二人被人搜捕之時出手相助的。”
高芸芸點點頭道:“嗯,姑姑和姑父正是私奔出來的一對情侶。”她繼續回憶道:“我聽大王兄說,姑姑從小就體弱多病,正是因為這樣她對醫術特別感興趣,說自己不想其他人也像自己一般難受,學好醫術就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在她還隻有十來歲的時候,有一次她帶著幾名丫鬟和護衛到城外廟中祈福燒香。見到寺廟門口,見有一少年暈倒在地無人理睬。姑姑她生性善良,便走上前去救治,這時一旁奴婢都勸說這天下大亂,饑荒流民多了去了,救也救不完的,她身份尊貴不能接觸這些人的。姑姑隻說,她身為皇胄更應該關心人民,見到一個就要就一個,奴婢侍衛們阻攔不過,隻好讓她上前醫治。”
“姑姑把了把脈,盡無法看出這少年是得的什麼怪病,她又翻看少年的眼皮、手掌、後腦幾處,還是無法斷定少年的患的什麼病。姑姑慈悲為懷,看著奄奄一息的少年,自己卻束手無策一時情急,不由眼中範淚哭出聲來。”
“就在這時,一旁走出一白發蒼蒼的老者,他嗬嗬笑道:‘女娃兒莫哭讓老夫來看看。’說罷按了按少年的小腹頷首而笑,然後連點少年腹中幾處穴位,用力之猛把一旁的姑姑嚇得不輕。”
“隻見點完之後,那地上少年猛然從口中嗆出一大片白色麵食,繼而醒了過來。眾人見了無不驚奇,姑姑更是對那老者敬佩得很,口呼活神仙。那老者掏出掛在腰間的酒葫蘆喝了幾口笑道:‘這小子,餓了幾天突然得了這廟裏施舍的麵食,一陣狼吞虎咽,卡住了腹中腸道,這才痛暈過去的。’”
“那少年醒來,也對那老者連連口頭拜謝,老者搖了搖手道‘小子不用謝我,要謝就謝旁邊這女娃兒,要不是她在這裏哭哭啼啼,吵醒了老夫的好夢,老夫也不知道你病倒在此。’那少年轉過頭來,看見當時梨花帶雨、眼淚未幹的姑姑,一時呆在那裏。”
“那少年正是我姑父,後來每每聽他說到這裏時,他都笑說:‘那時候的他真的以為自己已經死後到了天界,不僅見到了老神仙,還見到了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