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羹汙朝衣”形容氣量大,有修養。
【出處】此典出自《後漢書·劉寬傳》:“嚐坐客,遣蒼頭市酒,迂久,大醉而還。客不堪之,罵曰:“畜產。”寬須臾遣人視奴,疑必自殺。顧左右曰:“此人也,罵言畜產,辱孰甚焉!故吾懼其死也。”夫人欲試寬令恚,伺當朝會,裝嚴已訖,使侍婢奉肉羹,翻汙朝衣,婢遽收之,寬神色不異乃徐言曰:“羹爛汝手?”其性度如此。海內稱為長者。”
東漢時期,有一個人叫劉寬,字文饒,弘農華陰人。父親劉崎,在順帝(劉保)年間當司徒官。劉寬自幼學習儒術,從不和別人計較。一次,有人丟了牛,就把劉寬用來駕車的牛牽走了,說是自己的牛。劉寬什麼也沒說,下車走回了家。不一會兒,那個牽牛的人又把牛送回來了,叩頭謝罪說:“我的牛找到了。請您處罰我吧。”劉寬說:“這兩頭牛模樣相似,認錯了也並不奇怪。謝謝您把牛送了回來,何必謝罪呢?”靈帝(劉弘)初年,劉寬被征拜為太中大夫,在洛陽華光殿為皇上講經,熹平五年(公元176年),劉寬取代許訓擔任了太尉的職務。
有一次,劉寬宴請賓客,就讓仆人去買酒,等了大半天,仆人喝得大醉回來了。客人忍耐不住了,罵道:“畜生!”過了一會兒,劉寬悄悄派人去探視這個仆人,擔心他會自殺。劉寬對身邊的人說:“這位客人罵仆隸是畜生,太汙辱人了!我害怕仆人會自殺。”又有一次,夫人想試探劉寬,讓他生氣,於是就等他準備去朝見君主、已經裝束停當的時候,讓侍女送上肉湯,故意弄翻肉湯碗,弄髒了劉寬的朝服。侍女急忙收拾,劉寬卻從容問道:“肉湯有沒有燙壞你的手?”他的性情、氣度就是這樣富有修養,天下人都讚揚他是有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