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不打算寫這段話,不過,見同期上架的文友們都寫了,要是自己不寫,是不是有些態度不夠端正?知道的,會明白本書數據慘淡,沒有讀者,不知道的,隻以為作者高冷,不屑這一套呢!所以,幾經思量,最終,我還是決定遵從慣例,寫上這麼一段上架感言。
說起這本書,實際是是本人一時衝動下的產物,因為,我本身並不喜歡曆史,尤其不懂得三國的曆史,看過這篇文的都會知道,文中涉及到真正曆史的史料很少,我不過是取巧,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描寫一段穿越到三國中的故事。真正讓我衝動開了這個題材的,便是自認為取巧的構思。
眾所周知,曆史類文中氣勢最為磅礴雄渾的,莫不是秦漢之事,再到後麵的朝代,雖然也不乏精彩,但感覺上,總是差了些什麼。
而寫這秦漢時期的事,個人又認為,寫秦時的故事要相對容易一些,因為,對於秦時的曆史,大多數人都處於道聽途說中,為人們所熟知的,也僅僅隻有為數不多的橋段。
若要寫漢朝,那麼自高祖劉邦稱帝,到東漢末年黃巾起義,這段時期寫起來應該也不難,這裏的不難,並非是指行文的難度,而是指與曆史契合的難度,不被人尋出破綻的難度。
而自黃巾起義開始,到三國鼎立,再到蜀吳滅亡,廢魏稱晉,因為有著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以及《三國誌》,還有廣為流傳的電視電影,讓這段時期的曆史,廣為人知。如此,想要在不改變曆史的前提下,寫這個時期的故事,還想要出彩,相對而言,便要難得多。
因為要合於正史,文中必定不能肆意杜撰,也不能做出許多違背史實的事情,注定不能稱王稱霸,也不能將原本屬於別人的妻子全都囊括過來,盡管,其實我也想。這樣,文章就很難讓人看得爽,看得過癮。
偏偏,若是換個角度,以一個謀士身份,或者武將身份進入三國,不能違背曆史的前提下,最終寫出來,未免主角可能就淪為了陪襯。
說到這裏,便不得不說起本文的構思。若是諸位看過開頭,便馬上會明白故事的結局,以及故事的主線。
的確,這是一個貫穿時代極長的故事,自東漢末年(公元188年)開始,一直到魏末晉初(公元250多年),時間跨度達六七十年,這個漫長的時間中,故事的主線並不是圍繞著三國之間的各種戰亂,而是走主角的感情線,以及重大曆史事件發生的時間軸。
說了這麼多,可能有的讀者還是沒有明白,那麼淺顯一點,本書是類似於黃易先生《尋秦記》構思的文章,不過,其中的江湖氣息,兒女情長要更重些,而文章整體的結構,也是圓形結構,屬於電視劇首尾呼應的那種。
還有一點要說明的是,關於本書的第一卷,隻有七章,這七章讀完,很可能讓人產生這是在寫玄幻文的感覺,對此,本人鄭重向諸位看官道歉,若是喜歡純粹些的,請從第二卷看起吧,因為第一卷都是主角一個人在山中習武。當然,也不排除,真讀到後麵,要回頭看第一卷的可能,因為,小小的七章中,還是有些坑的。
再需要向看官們致歉的一點,便是因為本人對具體的三國曆史不熟悉,所以許多大家熟知的人物都不會出場,偶爾的出現以一下,也不過是類似路人甲一樣的配角,相對來說,本文中的女主出現會比較多,其中除了蔡琰,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蔡文姬,其他女主都是史書上沒有詳細記載,甚至虛構的人物。
而即便是蔡文姬,本人也通過李代桃僵之法,改變了她一生悲苦的命運,手法上,是經得起推敲的。
除了這些女主,戲份多謝的,便隻有曹操劉備等人,以及譽滿中華數千年的華佗,莊子等人,比較而言,本人還是覺得交往這些奇人異士,比滿天下找武將謀士搶女人來得實在。
不知不覺,這個不想動筆的上架感言已經寫了這麼多了,似乎,我寫起正文來,都沒這麼快。也許,是心裏的真的有許多話想說吧,直到此刻,我還意猶未盡,不過,自吹自擂,也該適可而止了。
一切的種種,便留待願意品讀本書的讀者們來評判吧,希望,我帶給你們的,是一段真摯而愉快的體驗,希望,看完本書,你們還記得其中出現的人物,已經一些有感觸的橋段!最怕,便是翻完書後,什麼都不記得,那麼,我寫的這本書,便是徹底的失敗了。
最後,希望喜歡這本書的讀者,多多幫忙推薦一下,讓更多的人來看,如果條件允許,還望不吝送點花花,順便收藏訂閱,其他的,雖然也跟想要,不過就不強求啦!說句實在話,今天要上架了,字數三十多萬,可點擊才剛到5000,至於其它,則完全一片空白。
因為要生活,所以本書目前隻能一日一更,或許,當這本書稍熱之後,我會安心成為一個全職的作者。
最後,送上本人誠摯的祝福,祝所有讀者身體健康,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