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繁華的街道上,好奇地打量著周圍來來往往的人流,張一笑與賀君蘭滿眼都是詫異,原本在他們想來,既然百餘年來一直隱世不出,楊家必定是處於深山幽穀中,是一般人根本就尋找不到的地方。
然而,事實卻不是這樣,楊家所在地不但沒有像他們想像的那樣,而且還是一個相對比較繁華的小鎮。
街上各種商鋪琳琅滿目,寬敞的公路上行駛的,幾乎都是高檔豪車,一看就是一個非常富有的地方。隻是因為人口麵積不夠規模,這才隻能定性為一個小鎮而已,但真要算起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話,隻怕是不必那些大都市差,甚至或許還要好上許多。
在賀君蘭陣陣驚歎聲中,楊一鳴不無自豪地像張一笑他們倆解釋了原因。
在百餘年前,楊家正式宣布隱世的時候,這個地方的確是不算太好,往好了說,就是山清水秀,不好了說,就是窮山惡水,但當時元氣大傷,在加上國家動蕩,楊家先輩根本就不敢在外行走,深怕斷了千年傳承。
而後,雖然外界經曆了幾十年的戰火紛爭,但現在楊家鎮所在的位置,卻並沒有被外界所影響,一直平穩的發展當中,漸漸恢複著元氣,培養出許多古武高手。
到得二三十年前,全國經濟大開放,當時,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楊家已經發展成了偌大一個家族,一些無心習武,或者女子出嫁招來的夫婿,他們算不得楊家的核心子弟,因此都是被外派出去,在各種行業發展楊家的外圍勢力。
這些派出去的楊家外門子弟,根據個人的所長愛好,涉足到各行各業,在發展出強大勢力的同時,也為楊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入。
漸漸地,楊家鎮就慢慢變得繁華起來,一些外來的客商見這個地方的人非常富裕,也開始陸續來到這裏來開店做生意,因此,才有了如今這般景象。
“哦,原來是這樣,那你們難道就不怕那些客商知道古武的存在?”對於楊家究竟在外麵涉足了多少行業,有作何等龐大的勢力,張一笑並沒有出口詢問,他知道這樣的問題,必定會讓楊一鳴兄妹二人為難,楊家真正管事的長輩如果願意,遲早也會告訴他的。
“是這樣的,我們這裏有兩所小學,一間專門為來這裏做生意的客商子弟開放,學的都是和外麵學校一樣的課程;而另一間,就隻對我們楊家子弟開放,在那裏除了普通課程外,還會教授古武的入門基礎。”
楊一鳴看了看賀君蘭,似乎是遲疑了一下,但最後還是說道。
古武的修煉,最難的也就是在少年時期,必須要有高手的專門指導,特別是在能產生真氣,擁有內力之前,如果一個人瞎煉,稍有差池,輕則傷筋動骨,留下身體殘疾,重則走火入魔,行岔經脈,最終落得癱瘓甚至死亡的下場。
而真到了十二三歲,體內產生真氣之後,卻基本上沒什麼危險了,除非有人急功近利,走上修煉歧途。因此,楊家鎮的小孩,在小學階段被明確的劃分為本家與外來的區別,就是為了便於古武的傳授。
至於那些十二三歲後,依然沒有在體內產生真氣的小孩,要麼就是無心習武,要麼就是資質不夠,難以有所成就的本家弟子,他們會被培養成外門子弟,將來出去發展楊家的外圍勢力。
這樣的情況,幾乎所有的古武界世家都是如此,隻有那些古武門派,才稍稍有些區別,但大體上說來,也都差不多大同小異。
至於說,會不會有外門弟子出去發展好了,擁有了一番成就之後,想要自己獨立出去的?這點根本就不可能,因為古武超強的個人實力,在清楚是何等恐怖的情況下,那些外門子弟怎麼可能心生異心,就算是給他們十個膽子,也是不敢,畢竟,拳頭大才是硬道理。
楊家的各個分支何其龐大,分別住在鎮子不同的地方,但是,楊一鳴兄妹首先帶張一笑去的,卻是街尾的一棟三層獨立別墅,這是楊家當代家主居住的地方,也是楊家有什麼重大決策時,商討事情的地方。
楊家家主,一個滿麵紅光,笑容可掬的男子,留著一縷長須,隨時眯起的眼角隻有淡淡的紋路,看上去並不怎麼顯老,讓人分不清他的真實年齡,但給人的第一印象,卻是非常的和藹可親。
“大爺爺,我們回來了。”剛剛走進別墅,楊一鳴就高聲喊起來。
“哦,嗬嗬,是一鳴回來了,快坐,坐,一柳也回來了,嗬嗬,好,好。”聽見楊一鳴的呼喊,楊家家主從別墅後麵的花園裏探頭看向客廳,猶如尋常的長者麵對小輩一般打著招呼,臉色掛著慈祥的笑容,讓張一笑都覺得很是可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