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爾多率領大軍回到羅馬。本欲商議進軍希臘半島的事情,帕布留斯找到李爾多道:“如今連年戰亂,百姓不思耕種,糧食大多從阿非利加運來。大將應該停止戰事,發展生產。”李爾多道:“我從卡普亞繳獲糧食頗多,是能夠維持去希臘半島的兩個兵團的。”帕布留斯道:“那糧食都是希臘人從南方公民手中掠得,將軍若是用在軍隊之上,那麼要任由南方人餓死麼?”
李爾多這才罷戰事,在卡普亞劃出一塊地方建立兵屯。讓士兵戰時為兵,和平時便從事耕作。埃及密探將此事報告給埃及國王:“如今駐守在卡普亞的兩個兵團棄兵刃而拿農夫,阿非利加土地肥沃,若無阿非利加,羅馬人早已經餓死了。大王不圖,早晚必後悔。”
埃及國王克拉特圖斯聽之,於是從亞曆山大城征兆四個長槍兵團,一個騎兵兵團,共計四萬人,召回各個港口的戰艦和商船,沿著海岸,一路直發,準備直擊阿非利加的省會迦太基城。迦太基港口上,貨物堆滿,其中大都是運往羅馬的糧食。大家看到埃及的戰艦漂浮在迦太基城周圍的海岸線之上,將觸眼可及的海麵全部鋪滿了,紛紛驚恐逃入城中。
迦太基城通過販賣糧食,羅馬虜獲的大量金幣流入迦太基,此時的迦太基已經成為一座富有的城市。此時迦太基府庫中金錢充裕,布魯圖斯更是一位好總督,利用這筆錢,興修道路,水利和學校,可以這麼說,阿非利加已經成為地中海文明最發達的地區。這就像是一塊肥肉,羅馬已經收不住,因此把埃及人吸引了過來。
埃及人四萬大軍,將迦太基城團團圍住。布魯圖斯在埃及人包圍之前,已經平派使者快船到羅馬去,將此事通知李爾多。李爾多聽到使者彙報,大怒:“我本想安寧人民,奈何埃及人不容,那就讓埃及人麵臨羅馬兵團的怒火吧。”李爾多已經重新披掛上馬,身背重劍。卻被帕布留斯攔擋在大街之上:“羅馬能夠得到安靜,是因為大將在的緣故。如今大將若率軍遠征,若是勝利則可,若是失敗,則恐埃及人乘勝追擊,整個意大利半島都不屬於羅馬人了。”
李爾多道:“若是達拉馬或阿雷斯在,我是不會親征的。如今達拉馬戰死,阿雷斯不知所蹤,我又能如何呢?”帕布留斯道:“大將忘記了提貝斯了,其人成熟穩重,頗有機智,若能用之,何必擔心埃及人呢?”李爾多這才想到提貝斯,隻是想到自己曾在病危時提議立他為繼承人,事後雙方又都故意不提,但仍是有一根刺在。所以對提貝斯一直不肯重用。如今,李爾多還是有些猶豫。”
帕布留斯道:“軍情緊急,大將何必猶豫!”李爾多乃從之,寫下任職令,任提貝斯為將軍,調撥留守在卡普亞的一個兵團歸其部署。提貝斯在撒丁島接到李爾多的任職令,但並沒有往卡普亞去,而是寫了一封書信與李爾多:“如今意大利南方穩定,若無兩個兵團鎮守,則盜賊又會四起。西西裏人民風古樸,可堪征用,請大將授我征兵之權,則打敗埃及人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