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節 熟詞新曲(1 / 2)

完顏達基道,“這種人就該揍。”

老板像闖了大禍一般,十分擔心的向他們二人道,“客官,老漢感謝你們出手相救,你們快走吧,三爺在城東這一片誰也惹不起。”

楊豪看看垂淚道謝的兩姑娘,“老板,你不必擔心,這事跟你們無關,若是他還敢來,城東就不會再有他這號人了。”

二人徑直上樓,留下大廳一眾目瞪口呆的食客和受驚的老板。

在臨街的雅間坐下,夥計給他們斟茶,“兩位想吃點什麼?”

還從沒在古代點過菜,夥計也沒拿菜譜,楊豪肯定是不能點菜,“完顏兄,你來點吧。”

楊豪初次來汴京,不會點菜完顏達基可以理解,可他也很少出營,酒樓飯館來的就更少,隻好說道,“把你們店裏的招牌菜都來一個。”

夥計忙道,“都上的話,需要不少時間,有些菜一時半會兒做不好,不知兩位能不能等?”

楊豪道,“哦,要等多久?”

夥計答,“一個時辰就好了。”

楊豪笑道,“完顏兄,正好無處可去,就等等吧。”

完顏達基道,“楊兄跟我想的一樣。好菜都來一份。”

夥計道一聲,“好嘞。”迅速出去下單了。

楊豪看著窗外,街上雖人來人往,卻似乎沒有一點《清明上河圖》中汴京的風姿,暗自感歎時過境遷。

聽到房門被推開的聲音,楊豪回頭看去,見是那兩個唱曲兒的小姑娘上樓來了。兩人臉上已經沒了淚痕。

二人近前施禮,“多謝兩位恩人相救,我姐妹無以未報,隻能為恩人唱隻小曲兒。”

楊豪忙道,“姑娘請坐。”本想飯後聽曲,既然人家來了,就先聽聽,在下麵太吵,聽不懂。

兩姑娘搬了椅子,靠牆坐下,抱起琵琶稍稍準備後,彈奏起來。

琵琶的聲音很好聽,楊豪記得高中學《琵琶行》時,語文老師還現場拿著琵琶彈奏了一番,反響很好,雖然他不懂音律。

姑娘們雙手撥弄著大小弦,口中唱到,“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

“蘇東坡的《水調歌頭》,好。”一曲罷,楊豪輕輕鼓掌。隻是與以前聽過的大有不同,節奏更慢,旋律也更加委婉。

兩位姑娘起身點頭答謝,接著又是一曲,“夜飲東坡醒複醉,歸來仿佛已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帳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這一曲楊豪便不知了,詞中雖有東坡二字,卻不知是地名還是人名,隻鼓掌叫好,不再點明。“完顏兄覺得此曲如何?”

完顏達基淡淡地答道,“楊兄莫要取笑我,我是粗人,也隻是聽個音罷了,哪裏聽得懂唱的是什麼意思。”

兩姑娘在他們談話的時候又唱了一曲,“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嚐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詢問,咽淚裝歡,瞞、 瞞、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