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華庭,穆西涼還沒回來。
聽說談判久久僵持不下,薛彥和就地任命穆西涼為外交部長,全權代表北方政府。
南方政府想要全部主導權,北方政府自然不肯,於是就有了北方政府為爭權奪利不肯讓步的說法,指責他們破壞談判,阻礙統一進程。
這論調沒過多久,就有人出來回應了。
隻是這回應沒走尋常路,叫人大跌眼鏡。
有人在報紙撰文,從民眾幸福感以及政府管理製度乃至司法賦稅各個方麵同南方政府做了全麵的對比。
結論就是,如果非要爭一個統治者出來,那也應該是最有利於國家和民眾的那一方。
有人懦弱無能不顧民生,卻還死霸著權利不放,這才是禍國殃民。
很顯然,誰禍國殃民,誰有利於民生,一目了然。
再看署名,陸岩宇。
遠在金陵的穆西涼和上報紙,但笑不語。
這一定是清歡的手筆。
能請得動陸岩宇的人,隻有清歡;
這樣狡猾直白的反駁理由,也隻有清歡才能想得出來。
“洛衡那麵準備好了嗎?”
丁鶴橋微點頭,“一切都準備妥當。”
穆西涼長歎一聲,看一眼這裝飾豪華的屋子。
“看起來,咱們就快要回家了。”
南北方報紙打嘴仗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突然炸出來一個大消息,南方政府為怕被北方政府奪走權利,暗中和倭人聯合了。
消息最先是在八卦地下小報流傳。
緊接著,爆出來的證據越來越大,全國主要的報紙幾乎都做了連載報道,金陵一時間風聲鶴唳,白日裏便有不少憲兵在街上巡邏。
而北方政府,幹脆棄了和談,囤兵與現在的邊界,正式以鏟除賣國賊的名義,和南方政府開戰。
全國輿論幾乎都倒向了北方,北方政府宣布了新的外交部長人選,似乎是將穆西涼徹底的拋棄了。
穆西涼現在不過是個平頭百姓。
南方政府到這個時候,才發現自己上當了。
他們一直以為以穆西涼的地位做人質,是再理想不過的。
可他現在無權無勢,沒有任何分量,並且穆仲林一改往日躲在後方的姿態,衝在最前麵炮火最猛,兩天連下三城,照這個進度要不了一個月,南方政府的主要地盤就得姓北了。
南方政府慌忙之中,那穆西涼的姓名相威脅,私下聯係穆仲林,誰知得到的答複,是又丟一城。
“誰敢傷我兒子一根毫毛,我要他雞犬不留。”
據說這是穆仲林傳回去的話。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南方政府後知後覺,發現自己第二次上當了。
哪來的什麼和談?哪來的什麼聯手抵禦外辱??
北方政府這是借倭人作亂,趁機要滅了他們啊!
利用倭人的,分明是他們!
再多的不甘,再多的憤怒,事已至此,已經無可挽回。
華夏二十七年三月初六,才剛過完年,南方政府投降了,華夏正式一統。
新任政府顯然是早有準備,一個星期之內完成了組閣,隻是在談到穆西涼的任命時,薛紹臣壓了壓。
“暫時先不動他吧,反正穆仲林也回華庭了?”
薛彥和一愣,“回去了??他們父子功勞最大,什麼也不要就回去了??”
薛紹臣笑了笑,“那必定是有比論功行賞更重要的事情在等著他們。”
沒錯,穆西涼要結婚了。
婚期定在了四月十二。
據說本來何氏找人算的日子還要靠後,可是穆西涼不幹。
“媽,您要堅持按您的日子,那我就跟清歡出去單過了。反正我們領過結婚證了,我們是合法的。”
“混賬!!”
何氏被氣的不輕,穆仲林夾在中間兩頭為難,好容易取了個中間數,四月初二。
清歡的嫁衣,何氏和元若霜早就準備好了。
二人親手縫的,用的是真正的金線和細細密密的珍珠,還摻雜了一點點西洋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