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發展(1 / 2)

海,可以算的上是世界上最為神秘的一個地方之一了。

在這片的深度之中,你可以遇到從來沒有見過的是奇特、可怕的生物,你也可以領略到天地之力給予這個地方的自然的可怕的力量,甚至是你可以見識的到許久以前的文明的繁盛和衰敗。

站在界影島的高塔之上,王清明靜靜的看著界影島外圍的那一圈的白霧之外的一望無際的大海,海水蕩漾的波動帶動著王清明的心神出現了一絲不同的波動,一種熟悉的感覺出現在了王清明的心頭,使得不由地想到了自己當初第一次見到了大海時候的樣子。

當時的情況,是王清明為了自己的那個目標,而去往英國,希望可以尋找到歐洲各國的最為古老的文化遺留,而英國的教堂就是王清明的第一站。在那越洋的蒸汽大船之上,王清明看著那走了十多天也沒有看到了陸地的影子的大海,腦中想到了那清代張潮《幽夢影》中的一句話:“菊以淵明為知己,梅以和靖為知己,竹以子猷為知己。”而當自己去麵對著大海的時候,麵對著這片蔚藍的時候,,麵對著這一望無際的未知的時候,王清明不禁想到:海以何人為知己。

其實說實話,海與大河、大江等是不同的。

就以道家的態度來看的話,河流緩緩流淌,如老聃的“清靜微妙,守玄抱一”;而大海變化萬千,如莊周的“洞達而放逸”。

而若是以儒家的處世在法來看的話,海水的磅礴之勢,海水的傲視天下,海水的寧靜微瀾,麵對這樣的海,王清明聽到的是曹孟德的“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看到的是李太白的“孤帆一片日邊來”;想到的是張子壽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而當時的王清明也是第一次這樣的直麵的感受到了古人悟道的感覺了,他仿佛覺得是自己完全的融入到了麵前的這一片的大海之中了,伴隨著海水湧動,跟隨著海浪起伏,甚至是到了最後,王清明還可以很是清楚的感受到哪海水之中的各種生物的遊動,各個暗礁的所在,那種感覺就像是整個靈魂都蕩漾在一片溫暖、柔和的世界之中,在這個世界之中,自己就是那海,海就是自己。

不過之後,王清明就被一個去海外躲避戰爭的富商給打擾了,從那種的感覺之中脫離了出來了,不過在靈魂的深處,王清明還是很懷念著那種的溫暖的感覺的,而這也是王清明來到了這個世界,選擇了這片大海,當做自己的暫時的一個落腳點的原因了。

思緒想到了這裏,王清明也停止了自己的回憶,自從王清明將自己的七情六欲完全的斬去了之後,這還是王清明第一次主動地回想起了自己的從前。而且王清明的過去也已經從王清明的命運之中消失,這一次的回憶,也是因為王清明同當初的那樣,再次的感受到了海的那種的道韻之後,才從這道韻之中簡單的回想到了從前的。

“來人,安排下去,準備選擇下一任的界影了。”因為這次的感悟,此時的王清明才真正的認識到了太上老君讓自己重新走修行的路途的原因了。

原來王清明的修行雖然有著他在地球之時的那百年的積累,但是王清明的著路途畢竟是走的太過於的順風順水了,就算是遇到了困難,也又有著王家的人的幫助,所以王清明修行到了後麵,其實是境界低於修為的,而王家的人也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強行的讓王清明借助仙道的感悟彌補這自己的這一點的不足。

不過,雖然王清明的境界暫時的上去了,但是王清明對於仙道之下的境界的感悟還是極其的微弱的,此時雖然是看不出什麼的,但是等王清明日後修為更加的高深了之後,這一點的破綻就會使得王清明的境界的晉升更加的困難了。

雖然王清明估計到了王家之人既然敢讓自己強行感悟仙道的話,那麼之後也一定會有著解決的方法的,但是太上老君卻是不知道呀,所以太上老君就將王清明的實力進行了封印,然後讓他重走這條仙道之下的到了。

而在上一個世界,王清明雖然也有為了提升自己的實力去感悟過那個世界的道韻,但是卻也隻是為了其他,而沒有去真正的重視,現在明白了這一點,王清明就不想再了一些的日常的瑣事的事情,去浪費自己的時間了,這個世界的各個自然元素的韻律都是十分的活潑的,卻是正合適自己去好好感悟的,但是王清明又不想要放棄自己建立的這個的勢力,所以王清明打算將界影的身份傳遞下去,然後自己去感悟這個世界的道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