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半座殘碑(2 / 2)

兩千一百年前,時間大概能對的上。須眉皆白,騎著一頭青牛,形象上似乎也能與之吻合……

但關鍵是這名突如其來的神秘老者,僅憑隔空一指遙點之力,就能擊斃一頭靈獸級別的飛天獅鷲,這一點,恐怕不是那個被稱為道教始祖的老子李耳,所能辦到的吧?

“沒錯,”眼前這位年入古稀的老者卻十分肯定地點了點頭,道:“如果老夫沒有猜錯,那個時候的他,至少已經是嬰變期以上的修為。”

林傲聽得不由一呆,道:“兩千年前的嬰變期!照前輩所言,如果這個人還活著,那他的修為豈非絕對早已超出化神了?”

老者聞言不禁一歎,道:“理論上或許你說的很對,然而事實上,自從老夫那次與他有過一麵之緣後,便再沒有聽說過他的半點消息。這個人的出現就如同曇花一現,絢爛而短暫,老夫隻記得當時請教他的尊姓大名時,他隻說了‘老子’兩個字。”

“哦,對了,”老者突然像是記起了什麼,道:“老夫記得那人臨走時,手上還托著一座半截殘碑,殘碑正反兩麵均留著幾道字跡模糊的刻痕,依稀可以分辨出來,正麵刻著‘德經’,反麵刻著‘同契’四個篆體大字。所以你先前說出‘參同契’三個字後,老夫一下便記起了那座殘碑。”

“德經”?“同契”?

如果依照老者的猜測,“同契”是指“參同契”,那麼“德經”又代表的是什麼?

就在這時,林傲腦際閃過一道靈光。

道德經!

沒錯,就是道德經!

那座殘碑的正反麵篆刻的,分別就是《道德經》與《參同契》兩部被奉為道家傳承最為經典的上古典藏。

隻是林傲唯一不能理解的是,《道德經》是老子創作於春秋戰國時期,而《參同契》則是出自東漢魏伯陽之手,兩者足足相差了四五百年,因何會同時出現在九州大陸的同一座墓碑上,還被原本不屬於這個世界的老子托在手中?

難道……

林傲突然想到了一種可能性,那就是,那個騎青牛的老子,極有可能便是與自己一樣來自地球的穿越者。

他甚至懷疑,連那位創作了《周易參同契》號稱黃老道祖的魏伯陽,都有極有可能來過這個九州大陸。

因為隻有這樣,才能解釋的通《道德經》與《參同契》被人刻在同一座石碑上,並由老子托碑而行的緣由。

實際上,此事還有許多疑點一時難以解釋的通。

譬如,那座被老子托在手中的石碑,為何隻有一半,另一半又在何處?老子為何在九州大陸隻露了一麵就杳然無蹤,他最後究竟去了哪裏?還有那個留下《參同契》這部經典道典著作的魏伯陽,究竟他是否也在九州大陸留下過自己的足跡……

“唉”!

林傲不由得深深歎了口長氣,這件事,他越想越覺得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