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1 / 1)

引子

噶牙山,當地遠古民族語意為狼之山,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是個狼群出沒之地,有許多流傳已久的狼王傳說,後來野狼漸無蹤跡,卻為匪幫出沒,所出的每一任匪首都為千裏聞名割據一方的大豪傑,給這一方土地留下離奇而瑰麗的故事。

噶牙山最後的大匪首為張某人,此人在噶牙山一帶聚嘯江湖劫富濟貧,直鬧得天翻地覆,直到一九三七年抗日戰爭暴發,張某人轉而率部抗日,依靠貧苦民眾轉戰狼山,曾打得鬼子聞風喪膽,使得鬼子不得不調集兵力全力圍剿,張某人終因寡不敵眾彈盡糧絕,在噶牙山的一個山穀中飲彈自盡!

新中國成立後,尊張某人為抗日英雄,革命烈士,立碑紀念,碑在噶牙山。

噶牙山下為噶牙江,對麵就是有著千年曆史的的狼山縣城,狼山縣唯一的一所國家級重點高中,就座落在噶牙江畔。

前些年每到清明,去噶牙山上祭掃張某人的碑墓都是狼山一中學生們必須的課業。

而狼山一中,本學校裏的學生經常把他簡稱為“狼中”。

第一章

這並不是狼可以恣意馳騁的年代,狼早已和它所代表的那個洪荒的年代消失在時空的某一個角落裏,這個年代是另外一各獸類橫行的天下,這個獸類有一天直起身子,穿上衣服,它們變成了人。

所以如果提起狼這個字眼,比如色狼白臉狼,如狼似虎狼狽為奸狼子野心披著羊皮的狼,那麼其中所指代的主角肯定是人而不是狼,比如邱雨。

邱雨這個名字是個很中性化的名字,在這個名字中絲毫都聽不出有關狼的巨齒獠牙,猙獰恐怖,相反這個名字樸素柔和,有一點含蓄和溫柔,說它是一個女孩子的名字也會有人相信,但是要說這個名字的主人還有另外一個響當當嚇人一跳的綽號“狼山狼王”,恐怕就沒有多少人信了。

當你看到邱雨這個人的時候,你就更不會相信這綽號會屬於眼前這個孩子,那孩子文雅清秀,高高的個子和不白也不黑的皮膚表明他即使不是養尊處優那麼生活也充裕健康,臉上五官平和舉止有度,顯示他良好的修養和家教,他的身材還沒有發育完全,但是肌肉鏗鏘,隱隱約約地充滿著屬於男子漢的韻律和節奏。

但這並不足以表明他和那種凶殘勇猛,威振江山的動物有什麼必然的聯係,相反,他的性格看起來文弱,內斂,甚至有一些害羞,彎眉細眼,眼簾總是習慣地下垂,好象總是在思索著什麼,又好象沒有勇氣和別人對視的樣子,,話也不多,和他那些終日吵鬧不休的同學相比,他簡直說得上是老實。

但他最終還是被他那些吵鬧不休的同學貫之以“狼山狼王”的綽號!其實說實話,他那些吵鬧不休的同學看上去才更有狼性,和他們相比,邱雨更象一隻混跡於狼群之中的一隻羊,不聲不響,默默無聞。

話說人以群分物以類聚,一年一班的男生們開學不到一個月,他們就驚奇地發現,他們居然有許多相似的地方,班裏除去一個悶頭不語埋頭於書本中的學習成績排第一的邱雨,再除去一個成天跟在班主任屁股後麵跑前跑後眼巴巴地守護著班長位置的代班長叢海,其餘眾人,全部都是一等一淘氣的主兒,他們聚在一起抬杠鬥嘴打撲克喝酒籃球足球乒乓球地玩,很快風靡狼中,成為狼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班級。

為示團結,他們在他們分住的三個寢室的門框上分別貼上的“野狼一窩”“野狼二窩”“野狼三窩”的牌子,表示他們與眾不同,並籍此,以區區書生之力,鼎承了這一方山山水水光榮耀眼的傳統,並將其發揚光大。

任校長講:現在的學生是一屆不如一屆了!

一班的男生講:我們這一屆必將空前而且絕後!

他們講這話的時候不過是在吹牛而已,一班的男生擅吹全校出名,但他們也絕不是沒有根據不著邊際不留退路地瞎吹,他們說:所謂空前而且絕後,意思就是狼山一中不在他們這一屆爆發,就在他們這一屆滅亡!

他們大言不慚嘻嘻哈哈大吹特吹的時候,他們未來的老大,狼王邱雨,這時正象一隻勤勤懇懇地啃食青草的小羊一樣,從課本上抬起頭來,兩眼迷茫,那迷茫的眼裏正印證著一道極難的數學題的影子,然後他明白了他們那些牛皮的意思,眼裏的數學題不見了,臉上浮現出一絲淡淡的,飄渺的,一閃而逝的,清冷,從容,似有又似無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