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亂後,在返回長安途中,路經沛縣。南北征殺十餘年,第一次回到家鄉,重見故鄉父老兄弟,真是無限的感慨。這一天,高祖在沛宮擺宴,款待鄉親父老,鄉親們都為本鄉出了個皇爺而高興,正當盡興之時,門外忽然傳來一陣吵嚷,高祖好生奇怪,忙放下酒杯問道:“門外為何如此吵嚷?”高祖話音一落,縣令一旁“刷”地站起,伸過頭去往外側耳一聽,才慢慢安下心來,轉身跪在地下向高祖叩頭道:“皇爺恕罪。令早卑職來拜皇爺,遇一鄉民攔路喊冤,狀告本城店主霸鵝。因奉皇詔,卑職不敢耽擱,……不想他們鬧了上來,使皇爺受驚,卑職罪該萬死,罪該萬死!”高祖聽後沉思起來,他聽說這個縣令昏庸無能,靠著做郡守的嶽父才得以重用,今天我何不親眼看看這位縣令的本領!高祖暗暗拿定主意,連忙吩咐:“官清民安,民事為大,尊縣不妨即速審理!”沒等縣令回答,高祖就已離開桌案,向大家拱手招呼道:“此處為堂,我等暫且一避!”

縣令一聽,嚇出一身冷汗,心中連連叫苦。你想,一個小小的縣令,能有多大的膽量敢在皇帝麵前審案?何況這樣的一個無能之輩!縣令不敢推托,隻好硬著頭皮擂鼓升堂。那鄉民被差役帶到堂前跪下,哭訴道:“……二十隻鵝為小民所養,指望賣鵝來購買農具開墾荒地,養家糊口。昨晚下店,不料店主霸鵝,反誣小民刁賴……求老爺為民做主哇!”

縣令聽罷,裝模作樣,手指店主大喝一聲:“店家,你平白無故霸鵝,該當何罪?”誰知那店主沒有害怕,聽到喝聲就撲騰跪在地下,連忙分辯:“老爺容稟:小店家聞高祖皇爺將要返鄉駕臨,就備鵝二十隻,孝敬老爺以備皇爺受用,不料這鄉野流賊,仗著如今皇爺法寬,愛民如子,就膽大包天,來得我店,見鵝起意,生出這謀鵝的歹毒之心……求青天老爺明察。”縣令聽完,覺得店家說的也有理,心想,這可怎麼了結呀……隨後眼珠一轉:咳,村夫流民,判輕判重諒他也不敢怎樣,再說,本縣若連一個村民也治不了,在皇爺麵前,不是顯得大大的無能了嗎?想到這裏,忙吩咐兩邊:“野夫民賊,騷擾本縣——給我拿下,重責四十,收入南牢,聽候發落!”那鄉民毫無懼色,連聲高喊冤枉,被差役強行架出。

其中的破綻,高祖早就看得一清二楚,心想:天下要有這樣一批“青天”,將要造成多少冤案啊,我這漢室江山,要不了多久就會敗在這批人的手裏……高祖忍著怒氣走進大堂,冷冷地問:“青天大人,此案可理清斷明了?”

縣令一聽高祖這口氣,知道不妙,嚇得渾身發抖。停了一會兒,高祖又問:“此案審理得如何了?”縣令猜不透高祖的意思,嚇得麵色如土,哪裏還敢哼一聲,急忙跪在地上,連連叩頭。

高祖抬頭環視一周,微微一笑道:“諸位父老兄弟,縣令大人不作回答,想必案子沒有結果!既然如此,店主豈能逍遙?”說著又向眾人攤開兩手,輕輕說道:“戰場識良將,治世出英才。你們誰能明斷此案?”大家心裏都很明白,皇爺想招賢理案呀!可是,在這種情況下,哪個敢站出來冒這個大險呀,眾人隻是你瞅我瞧,誰也不吭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