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援軍到來(1 / 2)

出事了!

葉楚青聽聞何挺進的吼聲,心中大叫不妙。這些時日裏安奚城內雖然一應雜務繁多,人手又不足,但畢竟也算是難得的幾日太平時光,除了幾個軍官日日擔心朝不保夕,其餘士卒倒是沒有太過操心自己的命運,就連葉楚青也漸漸從喪氣的情緒中解脫過來——橫豎不過一個死字,那就先做幾天快活鬼嘛!不想,這安心的日子總是過得特別快,葉楚青心料,恐怕自己最擔心的事情就要發生了!

趕緊起身穿戴整齊,葉楚青抄起自己的斬馬刀,便和一眾戰友擁向了城牆。雖然整座安奚城內能戰者不過百,但經何挺進這麼一叫喚,眾士卒倒也行動迅速地全都上了城牆,隊伍急而不亂,甲胄整齊,兵器鋥亮,一字在城牆上排開,倒也有那麼一點威風。身處其中,葉楚青看在眼裏,心下感慨,這些人也都算是從死人堆了摸爬滾打了好幾個來回的,能幸存下來的人,無一不是百戰精兵,可惜啊,不知道接下來又會有怎樣的艱難險阻在等著這些九死一生的漢子們,又有多少人還能再看見明日的太陽。

李源一、何挺、謝意等人早已在城牆上站著,旁邊簇擁著李源一的四個親兵——在冷江之戰中,李源一的親兵幾乎都已死了個幹淨,這四人乃是何挺進從剩下的人馬中精挑細選再給李源一配上的。畢竟李源一身份不同於常人,又是整個隊伍的中流砥柱,縱是要好好護著。葉楚青本來也被何挺進勸說,要他索性去隨著李源一當個親兵,待有機會回去,為他請功也更為方便。葉楚青自然知道何挺進是一心為他這個下屬好,但自己散漫得慣了,況且上次獻計受挫後多少對李源一還有些不滿,便找了些理由推辭了過去,鬧得何挺進還有些許得不痛快。

隻見幾名軍官正在低頭私語,謝意更是伸出手來往城下指點,葉楚青順手往下一看,好家夥!隻見城下旌旗招展,一眾人馬排開,足有上千人之眾,相比安奚這座小城,也確實算得上聲勢浩大了。更讓葉楚青驚喜的是,城下人馬前方,有三騎勒馬而立。其中當先一將,腳跨一匹青驄,鼻響蹄勁;馬上之人,身著黑甲,背披紅袍,端得是神氣非凡,更手持一柄宣花大斧,斧柄長近八尺有餘,算得上是威風凜凜。看這般裝束,葉楚青心中大喜,這斷不是蠻軍該有的模樣!

果不其然,隻見那將一聲吒喊,一左一右兩騎雙腿一夾馬腹,各自長嘯一聲,左右馳開,後麵眾軍便隨聲大喊:“楚!楚!楚!”

這喊聲震天,聵人耳膜,但卻上城上諸人欣喜不已——再定睛看去,那一左一右兩騎業已從隊伍兩側再向中間馳來,手中卻已各自擎著兩麵大旗。左邊一旗,正白顏色,上書大大一個黑字,乃是“白”字!右邊一旗,藍底鑲白邊,上書大大一個白字,乃是“羅”字!

葉楚青心下了然:中楚軍製完備、軍規森嚴,對軍旗的使用是規範且大有講究的,從楚帝司馬玉秀以下,但凡領軍者於陣中,必立領軍大旗,而這旗幟的顏色與花紋圖案,則與領軍者的爵位品級或軍階一一對應。

其中,楚帝司馬玉秀為一國之君,獨其一人享有皇帝所屬的正黑旗;而自楚帝往下,楚帝所直屬的皇帝近衛軍——五千“長生軍”則立黑底白邊大旗,領軍者慕容燕,雖並無爵位,隻領正四品下的殿前中郎將一銜,但近侍皇帝,職位險要,便也算的上是這麵黑底白邊大旗的唯一所有者;

再往下,白逢遠、李開溯兩人乃是當今中楚軍中柱石,又都是隨楚帝司馬玉秀出生入死打過天下的鐵杆近臣,封公爵位,領從一品大將軍銜,故用的是非皇族中的最顯耀旗幟,正白旗;

再次之,陸軍副都統馮先念、山軍都統邱宏略也都是中楚軍中的肱骨大將,封侯爵位,領正二品輔國將軍銜,用的是白底紅邊的鑲白旗;再往下者,自三品起,依序用大紅旗、紅白旗、大藍旗、藍白旗等……

看著城下,一麵書一個“白”字正白大旗,再一麵書一個“羅”字的藍白旗幟,正說明城下軍馬的身份,乃是領3萬精兵駐軍銅丘、中楚兵馬大將軍、陸軍都統白逢遠所屬兵馬,而領兵之人,則是那“羅”字藍白旗的主人,從五品遊騎將軍、親率銅丘援軍而來的先鋒羅炳權!

城下這旗幟一展,城上的百餘人馬立馬歡呼起來!葉楚青瞟了瞟,就連李源一也緊攥拳頭揮了一揮——這般朝不保夕的難熬日子,在這一彪人馬到達之後,似乎終於能看到成功生還、甚至是一雪前恥的希望了!

葉楚青心下自然也是高興,正要和旁邊的一個士兵擊掌相慶,卻又看到李源一旁邊的謝意似笑非笑地看著自己,低頭一想,立馬明了:自己之前曾言羅炳權的援軍很可能會中了蠻子圍點打援之計,讓謝意這個打頭陣的失了不少麵子,而眼下羅炳權的人馬好端端地開到了安奚城下,何談什麼蠻子的伏擊,這一個來回,自然是葉楚青要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