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地形有疑(1 / 2)

“嘿!”李源一忍不住驚倒,“我隻道咱們冷江城傍水而設,城外地形複雜易守難攻,沒想到在這裏,居然也有這樣的灘地……”

“李將軍隻管守城,不察地形,自然是對蠻子要從哪來,又要向哪去是拿捏不準的,”羅炳權聽到李源一的話,卻也是輕哼一聲,徐徐道來,“再者,我們中楚幅員廣闊,僅和那蠻子接壤的領土就足足有數千裏,其間逢山遇水無數,你們冷江城外的冷江雖算得上是一條大流,但卻不是唯一一條,在這碰上的,就是主幹在蠻國境內的沱水的一條支流所在水係了……”一番話說完,這羅炳權始終是目不斜視,連看都沒看李源一等人。

葉楚青見這羅炳權的神情與語氣仍是傲慢無比,心中雖然惱怒,卻也忍不住暗暗佩服: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這羅炳權身為白逢遠大帥手下的遊騎將軍,先前見他耍弄手中大斧已經知曉他的武藝了得。

眼下而看,即使他身為銅丘的固定駐軍,卻對平時不在防務之內的帝國南線地理也能說得頭頭是道,不可不承認這是一名頗有本事的領軍者。看來,李源一這個少年將軍雖然係出名門,但若在領兵打仗的經驗與閱曆上,未必能在羅炳權這個宿將麵前討得了多少好處!

李源一自幼熟讀兵法,當然知道地形的利用對行軍打仗是何等的重要,前趙國的名將李慧芝更曾在《兵策》一書中提到“兵者,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可失也”“用兵先趨地利,則有五行之助也”等說,可見了解地形實在是任何一名領軍打仗的首領必定要做的基本功。

想到這裏,李源一心下對這個羅炳權也有刮目相看之意,隻恨姓羅的實在趾高氣昂了些,讓心氣極高的李源一佩服歸佩服,卻也怎麼也喜歡不起來。

言歸正傳,羅、李二人在這邊明裏暗裏又是鬥了一個回合,其餘人馬卻絲毫沒有閑著。葉楚青隻見除了羅炳權的百餘名親兵仍然侍衛左右之外,其餘人馬已經分作兩邊,各自由羅炳權麾下的一名副將帶著,從隊伍後方蜿蜒出來,向兩側橫向排開。再回頭望去,隻見隊伍最後,又有約三百軍馬,全部是持盾的步刀手,站做三列,護住部隊的尾翼。

葉楚青再一次心中讚歎,這羅炳權一句指令未下,麾下人馬卻知道各行其職,在這山水交彙處設好了雁形陣。不僅如此,雁形陣雖是能用最小的兵力覆蓋最大麵積的陣法,最適合用於敵情不明時擴大視野。

但卻由於兵力一字排開,陣型就顯得疏鬆了,如果麵對敵軍聚力為一點的突破式攻擊,則顯得防禦力不足,而且由於人員分散,調度起來也缺少一定的機動性。但這支部隊卻經驗豐富,早已留下預備軍在隊伍後方,如此一來就鞏固了中軍,萬一戰況不對,則後軍可以立馬變為千軍,雁形之陣的“雁翼”則從兩邊迅速向中間合攏,隻消片刻,便可變為蛇行陣,快速從戰場上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