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看著白烽忙裏忙外,白逢遠卻心中突然嘀咕起來,樊猛既然已經過穀,山上也有褚敏等人前去探路,卻為何至今沒有發現昨夜那批襲營蠻軍的動向?莫非,這群蠻子當真愚蠢到連葫蘆穀這樣可遇不可求的天險,也不願意去好好利用一番?或者,蠻子自思實力不濟,昨晚試探之後,已然又跑回南線去了?
白逢遠南征北戰多年,“百勝將軍”的名號也都是自己浴血疆場、一兵一卒地掙下來的,自然曉得兩軍交戰,可以從戰略上藐視敵人,但卻萬萬不能將己方的勝利寄希望於敵人的愚蠢。白逢遠看著白烽誌得意滿,卻是不忍心打斷他,便招手叫過來一名副將,問道:“從北山上去的斥候小隊傳信下來時具體怎麼說?”
這副將與白逢遠差不多年紀,卻也是自打當兵就緊隨白逢遠的一名親信,攢下累累功勳,一步一步爬到了副將的位置,自然不是等閑之輩,聽白逢遠這麼一問,趕緊小心翼翼道:“白帥,山上墜下信筒,道雖然遇到了小股敵軍埋伏,但他們卻也沒有吃什麼大虧。這股蠻軍兩百人不到,已經被打跑,而弟兄們也在山上又搜了一圈,再沒有發現其他人。”
白逢遠心中一想,若是昨夜的敵軍大部此時已經撤走,留下兩百人的小隊做個斷後,卻也說得過去。隻是,這斷後的部隊卻被自己不足百人的斥候給打退了,雖說上山的人馬都是樊猛挑出來的好手,但人數之比畢竟是二比一,而且蠻子又是以逸待勞,著實有點說不過去。
突然,白逢遠想到了一個問題:北山上的蠻軍既然被褚敏等人擊退,卻為何不見他們退下山來?若是有蠻軍從山上退下,必會被穀中的楚軍發現,莫說自己的中軍,恐怕樊猛也早能將他們一網打盡,然而這群人卻像憑空消失了一般,不見蹤影。
有什麼地方不對!
山上的斥候無力去追擊蠻兵,自然不能掌握這些蠻子退走後的動向;而山下的楚軍一切都進展地太過順利,以致於把這支不足兩百人的蠻族敗軍給忽略掉了;但是,他們究竟是用的什麼方法,既能從北山上走脫,又能成功地避開山下兩萬雙眼睛而不被發現?
白逢遠心中百思不得其解,隻抬頭去看穀中兩山之間的那一線天空,發現日光已經漸漸變得金黃,天色竟已是到了傍晚時分,而那夕陽的餘暉,斜照在東南方向的葫蘆穀南峰之上,隻見光禿禿的土山石壁上,布滿了坑坑窪窪被風蝕形成的岩洞,這些岩洞或大或小,在陽光照射下,讓整座山頭乍然看去就像一個巨大的蜂巢。
那北峰呢?白逢遠猛然回頭,隻見北峰此刻已經因為天色緣故,正被陰影籠罩,而在陰影之下,茂盛的植被遮住了山上的泥土與岩層,隻是若能仔細去瞧它臨近葫蘆口的那一側山麵,仍能看到,一個個岩洞在那石壁之上,就如同萬千惡狼的巢穴。
“砰”的一聲巨響,如同石破天驚,褚敏等人隻覺得整個山頭晃了那麼一晃,一時間站立不穩,竟有半數的人跌倒在了地上,直摔得齜牙咧嘴。好在褚敏算得上是武藝出眾之人,下盤功夫了得,這麼一顛一震,居然也硬是紮穩了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