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前塵因果03(外傳37)(1 / 2)

眾人正在猜測間,隻見一千名虎賁勇士也終於緩緩走入了正陽門中,眾人還想張望,卻也隻能看見背影了。

而恰在此時,隻聽見圍觀的人群前排傳來一陣驚呼,眾人紛紛向前湧去,手腳並用,試圖從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擠出一個可以窺得前方的缺口來,隻見:

正陽門中,護送軍陣分開兩列,金車落停,三十二名女子亦左右站在三步開外侍衛,金車正前方,卻是一頂華蓋,華蓋右側,一名武將身長八尺,金甲紅袍,跨刀而立,儀表堂堂,英姿勃發,正是楚國兵馬大將軍司馬玉秀;華蓋左側,則是一名俊冷書生,身材瘦弱,麵露病容,然而素緞白衣,綸巾羽扇,即使站在楚國軍中第一人司馬玉秀的身邊,也絲毫沒有被蓋過風頭的感覺,反而是氣定神閑、目光炯炯,一副天下丘壑盡在胸中的模樣,這般的氣度,不是“百計書生”李淮安還能是誰?

既然李淮安與司馬玉秀這兩位楚國肱骨分侍左右,那中間的華蓋下麵之人,無需多疑,自當是正陽門內楚宮的主人,楚國的國君李玉。

這三人,少年起便是叱吒風雲的人物,如今更是百萬楚人中的人上之人,更有街頭巷尾的議論,以楚國如今的國力與發展之勢頭,再看三人正當雄心勃勃的年紀,即使有朝一日問鼎中原,成為整個中州大陸上站在最高之處的那三個人兒,也未嚐是不可能。

這般如日中天的三大巨頭齊聚正陽門,隻為了迎這麼一乘車轎,叫人如何不驚異?叫人如何不好奇?

“出來了!出來了!”

人群中有人壓低了聲音喊道,然而語氣之間仍是有著止不住的興奮與驚喜。

果然,人們紛紛抬頭望去,目光穿過正陽門,在巍巍如山的鐵衣刀槍之間,那乘華貴無比的金車停了下來,兩側侍衛的三十二名白衣女子神色一凜,低頭垂目,似是對車中即要出來之人極為恭敬;而車前十步,楚王李玉與司馬玉秀二人也是各自下意識地撣了一撣身上灰塵,唯有李淮安負手而立,眯起眼來笑容可掬地看向金車。

一眾百姓身在城門外,視線又被金車的車身所擋,隻能遠遠從車底下方眺到似是有一人從車中走了出來,竟然是一名女子:一襲白裙,腳踩白蓮,輕輕一點,遊龍翩翩。

人群之中不禁發出一陣驚歎,隻因此人雖然麵向李玉,背對百姓,但眼尖的卻也能瞧見李玉與司馬玉秀臉上神情微微一變,再看此女,身材高挑,腰堪手握,一襲白衣如雪,頭戴櫚葉花環,玉臂纖纖,長腿婷婷,論身姿而言,比起兩側三十二名絕色的女子,絕不輸於其中任何一個;眾人看得目瞪口呆,口中生津,早有膽大的吞了口唾沫道:“娘的,若能看上一眼這小娘子的相貌,哪怕是現在就死了去見閻王,此生也怕是無憾了!”

旁邊正要有人笑話這個登徒浪子竟然如此大膽,畢竟能讓楚王李玉與李淮安、司馬玉秀三人齊齊親自相迎的美人兒,普天之下恐怕再也尋不出第二個來,更何況此人車駕侍衛早已進了楚宮,又怎會再折回來見這些凡夫俗子?

然而,縱使是隔了數百步開外,那女子卻也像是聽到了正陽門外人們的議論一般,竟然在與李玉等人寒暄施禮之後,回轉身來,步履翩翩向早已圍得水泄不通的正陽門外的人群走來。

這一下還得了?人群頓時鼎沸起來,無論男女老少,盡皆擠破頭一般想湊到前麵來,為的就是爭睹一麵芳容。而女子這一回身,也將李玉等人嚇了一跳,忙不迭喚上司馬玉秀緊跟上來侍衛在身後,而李淮安也是不緊不慢朝著站在不遠處的邱山使了個眼色,早已布置了擁在四周的羽林與一千虎賁圍到正陽門內側,將城門外的人群給死死地堵在陣線之外,生怕人群突然失控,湧進宮來。

這一番布置,更讓宮外的人群好奇起來,看來這一番舉動全然是那女子自顧自做的決定,這才讓李玉等人的布置與侍衛顯得頗為倉促,甚至堂堂楚國軍中第一人、兵馬大將軍司馬玉秀都鐵青著臉跟在了那女子身後做起了隨身的侍衛,試問這樣的待遇與陣仗,放眼天下,除了楚王李玉本人,誰還能享有?

近了!近了!

這女子走到人群百步不到的地方停了下來,微微一笑,看向眾人,眾人卻也終於看清了此女的相貌:

“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穠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禦。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豔逸,儀靜體閑。”——後楚國民間有人如此形容在正陽門外初見此女之情境,竟然傳唱楚國上下千家萬戶,乃至後來流傳整個中原,足以見得當時的眾人心中所思所想,便也的確大抵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