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雪夜孤鳴(3)陰差陽錯(1 / 3)

唐阮二人被一股巨力攜著,隻覺得順著山路一路上行,風雪如冰刀般從臉頰,耳畔劃過,持續的轟鳴聲讓二人逐漸知覺模糊。似乎不久後,唐真軒覺得身體暖洋洋的,已經在一張布床上醒來,眼前一燈如豆,整個屋子溢滿了淡淡的微燭之光,一股柔和溫淳至深之氣緩緩在屋內蘊流。

旁邊一張床上,阮靈芙也才剛剛睜開眼,也和她丈夫一樣,被周身這股醇和溫暖的氣息包裹著,心中不禁詫異。

屋外風雪大作,夜幕也已經吞噬整個人間,而這間透著些許紅光的屋子直如人間冰窖中的一盞爐火明燈,在一幕純白的山景下如同點睛的星火,雖然隻是微光閃爍,卻儼然是整個天地間的中心。

眼前,一位青衣老人已經沏好了兩杯熱茶,背對著二人,似乎正在冥思。“我已經蓄功在這間屋子裏了,你們隻要再喝完茶,這些日子的內傷神虛就會痊愈。”唐阮二人聽罷,不由得坐起了身,這間屋內所洋溢的暖意竟是由眼前這老人吐納內功所成,二人在屋內的休養,正是靠著老人的內息維持,這青衣老人到底是何方神聖?

山腰下正駐足著一行黑衣人,這一行人正是衛庚等人,除了之前的幾人,現在還跟上來一批遠程弓箭手,暗器手。衛庚一行人到了山腰,卻踟躇難進,賈應由於受了那一下掌風,已經是渾身又冷又熱,幾乎說不出話來,隻是勉強跟著衛庚上山不敢多言。另三名弟子也回想著那青衣影子的功力,不知門主心中想法,不知該進還是該退。解三重走到衛庚身畔,低身問道,“尊主,這名青衣怪客的功夫實在有些邪門,不知道他...”

在解三重欲說還休的間隙,衛庚皺著眉頭,背著手自言自語道,“何生老人,沒想到他竟然還在江湖。”

“何生老人?是那號稱功夫第一的老人?”衛庚眼神微眯,“何生老人,近四十年來,江湖上曾經最響的名號。據說,他早在四十年前便已經是天下第一,即便是現在的許多高手,當時都還沒出山。”

說到這裏,衛庚也不免語氣中懷有了幾分敬意,踱步緩緩說道:“何生出身於佛門五台山,四十年前他的佛學參悟,佛家外功就已經到了巔峰,不過三十好幾,就已經對好幾名門派高手屢創勝績。也就在那個時候,他又遁出了佛門,四處雲遊來參禪悟道。沒幾年他便由佛入道,將佛道兩家的通理參悟到了一個無人能及的境界,個人修為也到了一個震古爍今的高度。彼時他便集自己佛道兩家之長,自創武功,自立了道家門戶。這期間,許多道家門派的高手曾挑戰過他,至於結果——隻知道那些人都是歎服而歸,不再提此事。”

又一名門人插嘴道:“不過這樣的話,大家倒真不知道這何生老人有什麼戰績,說不定真實功夫還是難負盛名吧。”

衛庚冷笑一聲,“盛名?恐怕,根本沒有什麼名頭能給那時何生老人的實力下定論!”隔了半晌,衛庚繼續道,“三十多年前,出現了一個對關外眾幫會、門派的統稱,叫‘關外道’。當時,在關外道上,各個門戶,個人由於難以維持生計,都是互相競爭,誰功夫好就能掌管關外一帶的資源,便可以卡住各個關外過道,占道稱王。”

解三重點點頭,“聽說過,當時的關外道中,由於這競爭殘酷,倒是出了好些高手,倒還聽過當時有‘關外三客’武功高超。”

“不錯!關外三客是關外道中至高的高手,三人自小一起練功,在中年的時候打遍關外無敵手,名聲甚至傳到了中原。那時候,雪山派,榆林派掌門還曾經前去關外領教過這三人的功夫,結果都是傷殘而歸,這時大家才從他們口中真正知道,這關外三客武功卓絕不說,功夫也都奇異無比,加之心狠手辣,這兩名掌門都隻是和其中一人比武,便在惡戰中被下手重創。”

“當時的雪山派掌門,豈不是現在嶽掌門的師父?他的功夫想來再不濟也比現在雪山派掌門嶽鬆相差不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