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初設朝政(2 / 2)

思幽還在想著麗貴妃的事,此刻趙雍驀地開口,她這才回過神來,然後點點頭,“對啊,因為如果對方真的有什麼預謀,總歸會顯露出蛛絲馬跡。更何況,河南總督就算要與人作戰,為何非要大量銀子不可,銀子又不能上陣殺敵。”

趙雍笑了起來,“這話倒是沒錯,隻不過他要銀兩,自然不是指望銀子能夠殺敵,而是想要犒勞軍士,補充糧草。行軍打仗,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十幾萬大軍操練,吃飯反倒是個最大的問題。”

思幽臉一紅,有些不好意思起來。她畢竟從來沒有接觸過這種行軍打仗的知識,想的到底還是淺薄了一些。不過,十萬人的駐守,每天都不知道要吃了多少糧食。不過古代說話素來誇張,這些軍士未必有十萬之多。

但糧草,的確是個大問題,難怪要撥出那麼多銀兩放在軍隊上。

“秦王的意思,是將銀兩送去河南,至於揚州,則由他帶頭卷狂,文武百官爭相呼應,隻是朕覺得不妥,所以沒有答應。若是施行皇叔的政策,一來對朕聲明有損,二則,這些人捐出來的影子,恐怕未必夠揚州賑災所用。”

聽趙雍說完這些話,思幽倒真的有幾分佩服起來,別的不說,能夠在眾人爭相恐後呼應某件事的時候保持冷靜,就不是尋常人能夠做到的。況且還有秦王在一旁施壓,隻怕更是不易。

“我也覺得這個方法不妥。”思幽抿著嘴,想了半天才說道:“別的不說,就說說看這些大臣。除了憂國憂民的忠正之臣,其餘的人真的願意為了揚州傾家蕩產的捐款麼?”

“我想這個可能性隻怕不大吧,要真是這樣,那整個大胤就真的是海清河晏,天下清平了。秦王說這句話,是因為他不缺銀子,他捐獻了幾十萬兩白銀可以博得一個賢良的名聲,過不了一年半載,這些銀子便又會回到他手中。可是尋常官吏不同,他們俸祿原本就不能和秦王相比,你要是真要這些人捐銀子,他們一定在背後氣的吐血。”

沈思幽這是經驗之談,很多欺上瞞下的捐款行動,其實上頭並沒有得到什麼好處。但是底下的人卻隻會怨恨最高層的人,這也就是所謂的權力越大責任越大。

趙雍要是真的答應了這個提議,就要承擔所有官員備後的腹誹。

“而且事情可一便可再,要是揚州的堤壩修好了,別的地方又崩潰了,該如何是好?”沈思幽步步緊逼,趙雍倒是無話可說。

“不錯,此風絕不可漲,否則為官者上朝,隻怕就會害怕朕是不是要從他們那兒搜刮銀子了。”趙雍撫掌笑道,“看來你倒也並非一無是處。”

沈思幽瞪了他一眼,開什麼玩笑,曆史課她可是拿過滿分的好嗎!這種悖論一眼就可以看出來,前人積攢經驗,後人就要多多學習才對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