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昏死(3 / 3)

槍隨意動!劃破長空透明長槍化作一道流光快速衝向悟空小和尚,看到逼近的長槍,小和尚雙腿叉開紮馬步,深呼一口氣氣,對著飛奔而來的長槍張開罪嘴,一道肉眼可見的波紋從他口中發出迎麵對上長槍,隨後是一聲振聾發聵沉長的吼聲!

波紋和長槍相遇,長槍的速度開始變緩最後完全停滯在空中,隨著持續的波紋從小和尚口中發出槍頭開始慢慢的消散,隨後是槍身,直到振聾發聵的響聲停止,空中的長槍已經完全消失,地麵上大塊大塊的地皮被掀起,而正處在對麵的宋命書頭發散亂的披在身上,一身道袍被吹的完全走形,如果不是他及時用元氣護體估計身上再無衣衫蔽體。

被聲音震的頭昏眼花的宋命書雙耳持續了很久才聽到聲音,然後一臉不可置信的看著一臉輕鬆的小和尚說道:“菩提宗,獅吼功!你是菩提宗的弟子?”

“是又怎麼樣?不是又怎麼樣?”悟空小和尚說道。

臉色陰沉的宋命書看著他陷入了沉思,沒想到眼前這個小和尚竟然是菩提宗的弟子,這讓他有些為難,不僅僅是因為他是一門三宗的人,如果換做是一門三宗的其他弟子他完全可以一不做二不休的殺掉,但是菩提宗則不一樣,門下隻有三千弟子,每一位弟子的隕落必將會引起宗門的重視,他不想引火上身。

沉思了一會的宋命書恢複平靜開口說道:“不知是菩提宗的法師,多有得罪了,此事是本宗門的家事,希望法師不要插手,至於法師是走是留悉聽尊便。”

悟空小和尚哼了一句說道:“那我要是非要管呢?”

宋命書雙眼盯著小和尚沒有說話。

宗門處理自家之事外人本就不好插手,這件事於情於理小和尚都不占理,這也算是小和尚多管閑事,如果事後傳出去對菩提宗的聲譽也有不好的影響,不能說你菩提宗實力強就可以管別宗門的事。

看到宋命書不說話,小和尚有些無奈的談了一口氣,嘴裏小聲嘟囔著:“弟子的麵子還是不夠大啊,看你的了師傅,沒想到我還有這一天”語氣中說不出的低沉,隨後伸出右手撩起袖子露出一串佛珠。

佛珠看上去和別的佛珠並沒有什麼兩樣,隻不過顏色比較特殊,竟然是綠色的,裏麵光華流轉散發著淡淡的綠色光芒。

看到這串佛珠,宋命書開始眼中還有些疑惑隨後爆出一團亮光,臉上瞬間露出一個溫煦的微笑,雙手合十對著佛珠微微一拜,正要開口說話卻被小和尚打斷,“行了,師傅的名諱就不必說了,行還是不行一句話?!”

聽到小和尚如此說,宋命書一句話也不說轉身就走,留下眾人麵麵相覷,開始眾人沒有反應過來,直到宋命書的背影完全消失眾人才放下心來,隨後眾人看向他的目光就帶著陌生。

小和尚被這些目光看的不好意思的摸著頭,“我也不知道那個酒鬼有這麼大的威力,早知道就早早拿出來了。”

“悟空法師你不必自責,能做到這些你已經對我們仁至義盡了。”麵色蒼白的熙月對小和尚說道。

小和尚沒有說話,而是走到熙月身邊蹲下身子查看殘心道人的傷勢。

馮悲勉強露出一個微笑將白靈的手推下後慢慢的向殘心道人。經此一役,墨明師兄自斷心脈,殘心道人生死不知,熙月師叔也受了不輕的傷,想到自己,馮悲低頭看了一眼裸露在外麵的金色骨頭嘴角露出一個苦笑,在場的人隻有白靈一人沒有受傷,小和尚其實也是受傷的,剛才的宋命書走後小和尚吐了一口血被他看到,隻不過小和尚不想眾人知道偷偷擦去。

馮悲走的很慢,走了一會他停下來休息一會,被震傷的五髒六腑內傳來的疼痛感讓他不得不停下來坐到地上,殘陽如血,看著一片狼藉的戰場,他第一次覺得迫切的想要提升自己的實力,如果他的實力足夠高或許今天的事就完全沒必要發生。

“小心!”突然不遠處的白靈焦急的喊了一聲後就快速朝馮悲奔去。

而聽到聲音的馮悲剛轉過頭就看到一把散發著銀光的長劍刺向自己的麵門,間不容發之際他抬起露出骨頭的雙臂去格擋。長劍刺在金色骨頭上發出一聲清脆的碰撞聲,馮悲的身體被長劍上的巨力狠狠的撞向遠處,而握劍之人如跗骨之蛆緊隨馮悲一腳踩在他的胸口上狠狠的將他正在空中的身體踩落到地上,辛虧馮悲的身體強度不一般,否則換其他人胸口絕對已經完全塌陷下去了。

落到地上的馮悲終於看清來人是誰,正是和莊煜時常形影不離的慶瑞,此時他滿身灰塵雙眼冰冷的看著馮悲舉起手中的長劍刺向馮悲的心髒。馮悲調動體內為數不多的輪回之力聚集在胸口。

“叮”的一聲,長劍和輪回之力相撞再難進分毫,隨後長劍上銀光大盛,終究是穿透輪回之力長劍插在馮悲的胸前。而就在此時馮悲額前的淚珠散發著淡淡的光芒籠罩在他身上,很快這淡淡的光芒就變成一層薄薄的光幕將他包裹。

慶瑞想要拔出馮悲胸口的長劍,無論他多用力長劍都紋絲不動,隨後腦後生風,他來不及拔劍轉身和身後白靈的手掌相撞順勢接著手掌的反震力遠遠飛去,空中的他看著胸口插著長劍的馮悲嘴角帶著冷笑落到遠處的雜草內消失不見。

在慶瑞第一時間從地下鑽出來的時候白靈就看到了,但是她終究沒有從對方手中將自己喜歡的人救下,看著插在胸口心髒部位的長劍,白靈感覺那把劍同樣插在了她的心上,渾身一軟癱坐在馮悲旁邊,此時額頭上的淚珠所化的光幕已經消失,但在長劍插入胸口處卻有一滴晶瑩的淚珠包裹著傷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