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十幾個小時的煎熬,我們終於在山西臨汾站下了車。第一次出遠門的我站在熙熙攘攘的車站裏,看著或疲憊或興奮的麵孔,聽著或喜或悲的聲音,我忽然感覺這個世界不真實起來,自己也如迷途般悵然。在生叔的提醒下,我收拾好心情,跟著眾人又坐了一個多小時汽車終到了霍縣。
此時天色已晚加上旅途勞累,我們幾個隨便找了個旅館住了下來,準備明天再去尋找厲王墓的線索。
第二天,我們幾個分頭打聽此地的風土地貌,鄉謠傳說,希望能從中發現蛛絲馬跡。可是整整一天我們幾個都是毫無收獲。回到賓館,大牛疲憊地說:“這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都不易啊。”我看了他一眼,心想這不都廢話嘛,要是容易的話,厲王墓早被光顧幾十遍了。
這時,一直沉默不語沈麟拿著一張地圖跟我們說:
“你們看看這張霍縣地圖上的村子,有沒有發現什麼不同?”
我反反複複看了幾遍,終於發現,這個縣裏村子的名字幾乎都是以常見的詞彙命名的,像什麼小康村,建新村等。唯獨在霍縣北部的一個村子名字與其他不同,叫盤龍村。我馬上想到,盤龍村很可能是根據當地的地勢命名的,在結合臨走時沈二爺給我們那段話中的“回龍”,厲王墓極有可能在盤龍村附近。我不得不佩服沈麟的細心。
果然沈麟也是這麼想的,於是我們五個連夜趕到了盤龍村。由於夜色太深看不清地形,隻能到天明才能尋找。於是隨便找了個農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我們就謝別了主人家。
這時我們才發現,這個村子竟然是四周環山,而且群山連綿不絕,甚是壯觀。由於我們每人都背著很多東西,怕引起村民的懷疑,所以對人們謊稱我們是考古隊的,來這裏做專項考察。
笑麵虎給一個坐在村頭的老大爺點了一根煙,微笑著說:
“大爺,您這村子怎麼叫盤龍村這麼個怪名啊。”
老大爺點著煙,吸了一口說:“其實餓們村兒原來叫回龍村,後來不曉得啥子原因,就改成盤龍村了。” 聽到回龍,我們幾個心中不禁一喜,看來我們預料的沒有錯。
老大爺接著說:“前幾年餓們這也來過幾次考古的,沒待幾天就走了。”
那些人八成是同行,看來這次要讓別人截糊了。不過既然大爺說那些人沒待多久就走了,看來他們得手的幾率不大。
謝過大爺後,我們大致看了一下這裏的地形,發現這個村子竟是四周環山。但畢竟是在山下,視野不開闊,遠處的一些山形地勢看不見。於是我們決定去村東頭那座山上看一下地勢,因為東麵的那座山比周圍群山高出了一截。
走了差不多一裏多路程,眼看就要到山腳了,卻被一條十幾米寬的河流擋住了去路。這條河幾乎是半環山的,如果我們繞過去的話,還得多走上半日。為了節約時間,我四處張望,尋找能過河的工具。還是大牛眼尖,發現遠處岸邊泊著一條小船。
我們幾個走了過去,見一個年紀半百樣貌憨厚的老大爺正悠閑的坐在船頭吸著旱煙,身旁晾著一張棕黃色略舊的漁網。
生叔跟我使了個眼色,於是我走到老大爺身邊說:“大爺,我們是地質隊的,政府要在對岸修一條公路,正好穿過山體。我們需要到對麵的山上勘測一下地質,麻煩大爺您送我們過去。”可能是生叔看著我天生的一副老實樣,所以才叫我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