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看到棺頭的兩個漆金金文‘姬滿’時,我的心就徹底涼了。‘姬滿’就是周穆王。也許隻有周穆王的個性才符合這種內斂風格的楠木棺,而那個七彩水晶棺裏躺的則應該是西王母。看來我們真的錯了,這裏根本就沒什麼周厲王,隻是我們一廂情願而已。眾人臉上露出了頹廢無奈之色。
其實這種結果我們早該想到的。這一路上,我們沒有得到半點厲王墓的線索,就連下到地縫都是當時腦袋一熱認為地縫與厲王墓有關係。如今我們隻能麵對冰冷的現實。
高亢的熱情冷卻了,心也跟著平靜下來。仔細分析一下事情的前因後果,我不禁全身冷汗。我們幾個之所以會曆盡九死跑到西域荒漠來找厲王墓,全是因為沈二爺手裏的那半本《天淵錄》的記載,倘若那半本古書被人做了手腳,那我們豈不是給別人當槍使了?更何況那半本《天淵錄》是從笑麵虎家裏找到的,即使有人改動過上麵的內容我們都還蒙在鼓裏。我越想越覺得事情沒有這麼簡單,自責當時過於大意輕信。
如果隻是單純的為盜墓而來,一下子找到兩個國君的棺木,定會歡呼雀躍。可是想在我們怎也高興不起來。
這時,站在棺尾的沈麟說:“慶子,你過來看看,這還有銘文。”我疾步過去,當我一口氣讀完上麵的金文時,心裏又驚又喜。
大牛見我興奮不已,趕緊問我怎麼回事。我指了指棺尾的銘文興奮的說:“我們還有希望,你看。”
大牛彎腰看了一眼,就一眼,然後對我怒目而視:“看你大爺,這種鳥文我們正常人怎麼看得懂?”
我自知是被興奮衝昏了腦袋,趕緊幫眾人翻譯。這段銘文的大致意思是:
穆王十三年,周穆王率眾到達烏元國,並立被烏元國的景色以及西王母的美貌與智慧所吸引,打算長居此地。可是,穆王又想到自己的百姓社稷,隻能依依惜別,返回故土。
回朝之後,穆王無心政治,一心全放在了西王母身上。於是他草草打點後事,利用詐死避人耳目,攜親信以及靈珠重新回到了烏元國。從那之後,周穆王便跟西王母在曾經那片富饒的土地上,開始了與世無爭的生活。
穆王的親信之中有一個通曉天文地理的術士,他算出不久烏元國就會因巨大的變故永遠的陷於地底。可是西王母跟她的子民怎麼都不願離開她們祖祖輩輩生活的故土。
此時的周穆王已經頓悟人生,看透生死。於是他也跟著西王母一起,靜靜地等待著末日的來臨。
除此之外,銘文中還提到,周穆王派遣他帶來的親信去了烏元國的附屬國,並把烏元國的平麵圖完整的刻錄在聖靈的水池之底,用以紀念這段即將逝去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