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十三章 請君入甕(1 / 1)

北方的夏末顯得有些涼意,出站口的旅人都著上了寬鬆的長袖T恤,我們不由裹了裹上衣,這才發現原來這裏開始下雨了。

沈二爺早就派了人在車站等著我們,坐車去沈二爺住處的路上,車窗外不停閃過熟悉的街道,熟悉的房屋,我心裏感慨萬千,又是一次無功而返行程,我們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找到真正的地靈珠?雲伯沒有同我們一道,他自行回去了。

這些日子的擔憂使沈二爺的兩鬢又略顯斑白了些,也許沈麟現在已成了他的命。沈二爺原識得的落凡,如今簡單寒暄了幾句,接著生叔把這些天在沙漠中的經曆以及帶回贗品地靈珠的事一字不落的告訴了他。因落凡在場的緣故,笑麵虎遇難的事隻是輕描淡寫的帶了過去。

窗外的雨好像又大了點,一滴一滴毫不留情的拍打在寬大的落地窗。

沈二爺聽後急忙叫我們把珠子拿出來給他看,接著他手持玉珠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像是忘記了我們的存在。

許久之後,沈二爺麵色凝重,緩緩的跟我們說:“有些事不該再瞞著你們了。”當沈二爺說出這句話時,我並沒感到太大意外,因為霍縣厲王墓之後我就猜到了他肯定隱瞞著我們很多事情,可接下來他像是講故事般的一番話,聽得我們幾個徹底傻掉了。

四十三年前,落魄潦倒的沈二爺結識了知己,後來三人結為兄弟。沈二爺所結拜的兩人就是現在的雲伯跟我的祖父。當年的三人可謂是各懷其才,祖父通曉地相風水,雲伯祖傳茅山術數,而沈二爺則是以身手聞名當地,可由於生不逢時,三人無處施展,甚至幾次都差點被抓去批鬥,一直鬱鬱不得誌。

一天一個本地的潑皮朱二找到他們三個,問他們想不想發財。三人本無心理會他的話,結果朱二從衣兜裏掏出一塊成色上好的古玉給交給他們,沈二爺對古玩之道浸淫頗深,一眼就看出了這塊古玉至少有兩千年的曆史,價值不菲。朱二一臉猥瑣的說:“這東西多得是,想發財的話點個頭就行。”

以沈二爺三人的心思怎能不明白他的意思,朱二肯定是想叫他們去做升棺發財的勾當。要知道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盜墓的話不被鬥死才怪,祖父三人猶豫不決。朱二適時顯出市儈的嘴臉勸他們說:“以你們三人的本事,懂風水,會茅山術,絕佳的身手,這就是完美的倒鬥的組合呐。另外這處墓地藏在深林子裏,誰也發現不了我們的行蹤。我是自己去成不了事,不然哪會給你們介紹這好事啊。”

年輕氣盛的三人終沒禁得住誘惑,說定跟朱二六四分賬之後,準備了一些簡單的家夥就鑽進了深林子裏去。路上雲伯問朱二是這麼發現古墓的,古玉又是怎麼來的,朱二答說,他是去林子裏小解的時候偶然發現了一個雨水衝出來的深洞,他沒少聽過暴雨衝開古墓的事,心下好奇,便往裏爬了一小段距離,結果在半路上就摸到了這塊古玉。朱二並無照明的東西,裏麵黑的讓他心裏發毛,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雖然嚴禁迷信,可鬼怪的傳說仍充斥著大街小巷,憑朱二那點德行,嚇得再不敢深入,隻得退出來回去找幫手。

消除了心中疑慮之後,沈二爺三人跟著朱二來到他所說的深洞前麵。祖父一路上察形觀勢,發現這裏地勢深陷,周圍古樹參天,是難得的彙生穴,葬在這裏的人非富即貴。祖父又蹲下身抓了一把洞口周圍的幹土,土質灰白細密,明顯是古墓的的夯實封土。眾人心下明了,洞口裏麵是古墓無疑。

這次幾人帶來了火折子,雖不是很亮,但不至於像朱二上次那樣摸黑進去。也許這次人多壯膽的緣故,朱二自告奮勇在前麵帶路,雲伯三人則跟著順次下到洞裏。

洞口裏麵很窄,不像是墓道,倒像是一個盜洞。祖父隻是對於相地看風水在行,對下坑倒鬥卻了解甚少,他們三個隻在一些業餘的盜友互相吹噓的時候聽過一點,然後憑此大致推斷出這個洞口應該是個盜洞。

想到這裏祖父三人心裏有些失望,心裏盤算著這裏已經被人光顧過一次,八成剩不下什麼好玩意兒了。既來之則安之,萬一前輩們有所遺漏呢,懷著一點點僥幸心理,幾人忐忑不安的繼續深入。

在前麵帶路的朱二不知道什麼原因突然停了下來,後麵的沈二爺沒反應過來直接撞到了朱二身上,火折子的灰碰了一臉。年輕時候的脾氣暴躁,衝朱二大罵道:“你他娘的說停就停,也不吱一聲,嚇了老子一跳。”

那朱二在沈二爺的喝聲中竟紋絲不動,仍舊保持原狀。見狀沈二爺已猜到前麵肯定有什麼古怪的東西出現,於是重新吹燃手裏的火折子,推開愣住的朱二親自向前查看。在火折子昏黃的光亮下,沈二爺僅看了一眼,頭上的冷汗刷的一下就都出來了,他臉色蒼白,雞皮疙瘩起了一身。這時朱二也清醒過來了,殺豬般嚎到:“死人啊。”接著轉身就想往後逃,結果又撞到了身側的沈二爺身上,這下他們兩個的火折子一起掉落到地上,全部熄滅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