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尋親親尋亦假亦真,日久久日見人見心(1 / 2)

吳銘第一個問題就是名字問題,他十分堅決的要改名為——李洪義。

吳銘這個名字,是他的救命恩人幫他起的。因為恩人姓吳,他就隨了“吳”姓,於是他的名字索性就起成“吳銘”。

如今他得知了自己的真實姓名,覺得大丈夫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遂改名李洪義,改字思吳。

思吳,思吳,思念恩人。他的恩人究竟是誰,還得從他假死被救後說起……

※※※※※

永康二十年,夏。

相信每一個失憶者昏迷醒來時都會說一句很俗的對話,當然,李洪義也一樣很傻的問道:“這是哪?我怎麼了?”

一位身穿天藍色布裙,大約十二三歲的姑娘正在搗藥,聽見李洪義的問話,吃驚的起身跑來,脆生生的道:“你、你終於醒了!你知道嗎,你重傷昏迷已有兩天了。”

“兩天?”李洪義拚命回想發生了什麼,卻覺得頭痛欲裂,如千萬根針紮似的。他一手撫額,一手撐著床板想要起身。

見李洪義亂動,姑娘急了,忙道:“別動,小心傷口。”

李洪義聞言,往自己身上一看,才發現渾身上下全被白布包紮,看來傷的不輕。於是他隻得躺下,疑惑的問道:“這是哪?你是誰?”

“這是金城,我叫吳慧明。對了,還不知你是誰?”

“我是……”李洪義想了半天,可越想頭就越痛,大腦依舊一片空白,記憶全無。最終他無奈的說,“我也不知道我是誰。”

“……”姑娘睜著大眼睛盯著他沉默了一會兒,然後脆生生的對外麵喊,“阿爹,快來,這人失憶了。”

“失憶就失憶了,有什麼大驚小怪的。”那位吳阿爹滿不在乎的一邊應著,一邊拖拖拉拉的往裏屋走。

吳阿爹是鎮上的老中醫了,把脈問診很有一套。可當他遇見李洪義這千年罕見的失憶難症時,也束手無策了。

其後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李洪義身無分文,無依無靠,隻得住在吳家養傷。吳阿爹老伴過世的早,膝下僅有一個閨女。見李洪義十分健談,又老實忠厚,遂收他為義子。於是李洪義改姓為“吳”。至於名字,吳阿爹文采不好,想來半天沒想出來,倒是慧明一針見血的說:“名字而已,有什麼難起的。他本就沒名字,如今姓了吳,不如叫吳銘吧。”

這一住就住了兩年,李洪義幫吳家上山采藥,辛勤勞作,三人呆在一起也算其樂融融。但夜深人靜時李洪義總感到內心空虛,覺得應該出去闖一闖。畢竟他一大男人怎能一輩子靠吳阿爹問診費過活?

分別的一天終於到了,那是泰安元年,新帝登基,朝廷招兵。吳家僅有吳阿爹一人是男丁,可他年事已高,李洪義不忍,決定替吳阿爹從軍。

李洪義瞞著吳阿爹和慧明,趁著月光,偷偷的毅然決然的離開金城,踏上軍旅之路,也向他命中注定的那條道路前進。

※※※※※

而第二個問題是關於弟弟的問題。自從李洪義得知他還有個兄弟,興奮得不能自已。但興奮的同時,也伴隨著劇烈的頭痛。這幾天李洪義使勁回憶關於他弟弟的事,然最終因頭痛難忍而放棄了。

放棄回憶,不代表放棄他找弟弟。可茫茫人海,要找一個不知姓名,不知長相的人,談何容易?

無奈之下李洪義做了個驚人之舉,寫了個尋人啟事,像找通緝犯一樣的四處張貼布告。更令人無語的是,此尋人啟事一沒寫他弟弟的姓名,二沒畫他弟弟的相貌。反倒把李洪義自己的情況寫了個一清二楚。於是京城上下都知道有個叫李洪義的禁軍將軍要找弟弟了。

一時間李洪義的府邸門庭若市,尋親之人紛遝而來。洪義的同袍好友們皺眉看向蜂擁而至的人們,都甚為疑惑,難不成他的弟弟有這麼多?

和洪義玩得最好的徐磊,看了半天終於忍不住問道:“你到底有幾個弟弟啊?”

“我也不知道。或許我娘能生,給我生了好多弟弟呢。”看著一下子來了這麼多人,李洪義神采飛揚,頓時覺得尋親有望了。

徐磊:“……”

認親開始。李洪義熱情的接待了每一個前來的人,仔細詢問。由於他並不記得自己的身世,故而希望從這些人的隻言片語中能想起些來。可結果卻令人失望。

那麼多的人,有真心前來辨認的,也有貪戀富貴假冒的,唯獨沒有他真正要找的人。

幾天過後,李洪義心灰意冷,一個人孤零零的坐在廊下狂拍腦袋。徐磊路過時,看他這般痛苦就知道他又回憶過往之事,故上前勸道:“或許明天就找到了,再別回憶了。”

李洪義揉揉想的發痛的太陽穴,“萬一弟弟不在京城呢?萬一他出什麼事了呢?我得快點找到他才行。”

“這事急不得。一切隨緣,緣分到了,自然會相認。”

“咦,你說會不會我弟弟太小,他不記得有我這麼一個哥哥了?”李洪義突發奇想的問道,“或者他也失憶了?哦……我明白了。難道我這失憶是家族遺傳病?我要不把京城失憶的人都叫來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