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道之所存豈懼深淵,義之所至敢掀駭浪(1 / 3)

已近晌午,河南的天依然是陰沉沉的。從昨夜開始,就一直淅淅瀝瀝下著小雨。邵安帶著阿瑞,外加暗中保護的徐七,一路上甩掉儀仗隨從,快馬加鞭趕到淮水河邊。主仆二人身披蓑衣,頭戴鬥笠,沿著河道的江堤上策馬徐行。

江上風大,一陣風襲來,阿瑞措不及防被雨水打濕了一臉。他一邊抹臉,一邊抱怨道:“主子為何不直接去河南府衙門,非要先來河堤看看?”

邵安解釋道:“以前常有地方官員謊報災情的事情。今年淮水泛濫,雖然潁州及時泄洪了,其他地方受沒受災,可不好說。”

“哦,原來主子是來實地查探的。”阿瑞一臉恍然大悟的說道。邵安側臉看向阿瑞,輕笑著搖了搖頭。

兩人輕騎快馬,一路南下,不久就來到了潁州境內。阿瑞下馬詢問當地村民,泄洪的地點。那些村民看著邵安和阿瑞,隻見一人身著月白色的衫子,負手站在河邊,麵色無悲無喜。而問路的小廝也穿的比他們這些人強過百倍,一看就是大戶人家出來的。

一老頭伸手指了指前方,熱情的說道:“再向東走十幾裏就到了。”

“多謝老人家了。”阿瑞謝道,正準備走,卻被老人家給叫住了。

老頭打探道,“小哥,聽口音不像河南人啊。”

“是啊。”阿瑞含含糊糊的應付道,“聽說這裏發洪水了,過來看看。”

老頭聞言,皺著眉頭,罵道:“要不是馮災星,我們這也不會下這麼大雨了。”

“馮災星?”邵安在旁聽了多時,聽到他們對馮徹的稱呼,玩味的說道,“這話怎麼說?”

老頭厭惡的說道:“大老爺遠方來的,自然不知道。有句傳言說:‘馮徹至,洪水肆。馮徹離,洪水息。’你看他沒來潁州時,我們這兒風調雨順的,哪裏下過這麼大的雨。”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啊。邵安無奈的搖頭,今天全國的雨水都多,連金城那邊都無法避免,哪就能怪到馮徹頭上了?

邵安還沒說話呢,阿瑞最先聽不下去了,跳起腳來了。他打抱不平道:“馮大人得罪貴胄,為你們泄洪了,你們還怪他?”

“馮災星不走,雨就下個不停。”老頭仰頭望了望天,憤憤道,“你看這雨,還在下。可不就是因為他嗎?”

“你們……”阿瑞還要再去辯論,卻被邵安拉住了他的胳膊。隻聽主子諷刺的低聲道:“不與愚民論長短,我們走吧。”

阿瑞被邵安拖走,一路上還罵罵咧咧的。他抱怨道:“這裏的人怎麼這麼不識好人心。馮大人救了他們,他們居然還罵馮大人。簡直了,這年頭,好人做不得。”

“那些村民也是被人愚弄,分不清真假傳言。你消消氣吧,否則待會,還有你氣受的呢。”邵安歎口氣,這個阿瑞,還是那麼單純,不知人心險惡,世事艱難啊。

“謠言害死人啊,誰編的傳言,太可惡了。”阿瑞生氣的揉揉肚子,悶悶道,“氣的我胃痛。”

“哪是胃痛,是餓了吧。”邵安好笑的望著這個小廝,“走,先找個地方吃飯去。”

※※※※※

邊關的天依然是那麼深不可測。而金城外連綿不絕的草原,也還是那麼遼闊無邊。十日期限已到,然而西北這幾天,幾乎一直在下雨。李洪義陰沉著臉,聽著外麵滴滴答答的雨聲,心道弟弟果然所言非虛。

李洪輝也在觀察的天氣,但他還是不是往長安方向望去,看有沒有特使過來。從金城到長安,往返一趟,正是十天。這也是李洪義決定再等十天的理由。然而十天已過,京城那兒什麼動靜也沒有。

一傳令兵稟告道:“將軍,兵馬已點齊,隨時準備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