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北渝來使(1 / 2)

北渝,都城,漠。

“王上,大涼這個時候正處內患,又當值年關,邊境鬆懈,若是此時率兵出擊,定能一舉擊潰!”

北渝崇尚以武治國,武臣之言當道,開口又是鐵騎大將軍,一時沒人敢站出來反駁。

“臣反對!王上,大涼內患一說隻是流言,怎可當真?”丞相開了口,對事不對人,“蘭某不懂用武,卻也讀過兵法,想問大將軍一句,大涼兵力雖不及我北渝強盛,可當年邊境一役,我們不也是輸了嗎?”

“你!我北渝本是武國,無人是懦夫!”兩國相爭,趁危而入,無關君子之風,乃是明智,“饒是當年大涼的征國大將軍率兵,本將也能守住北渝的城池,一座不少!而如今的大涼,就隻有兩位年紀輕輕的左右將軍,論戰功,論謀略,如何能擋我北渝之雄風?!”

“難道我北渝就不是當值年關嗎?合家團圓之際,將士出征,冬日漠野蠻荒,糧草何全?臣,請王上裁奪!”

“好了好了,大將軍和丞相之言皆有理。”高位之上的人薄唇微啟,仔細一看,隻是二十出頭的樣子,眸中透著的幽幽冷峻,顯示著他——北楚寒,是奪位的勝者,“兩位都是我北渝的國家棟梁,所言方方麵麵都是為了北渝……此事,王弟怎麼看?”

略作沉吟,他將目光移到庭中的一個男子身上,足足,有五分的相似。

暗紫錦衣紋狼騰,狐狸眼尾垂淚痣,北楚棲唇角一側勾起,他知道,機會來了。

“聽聞,大涼的太子,不日將要納妃。”

“王弟的意思是?”這樣的密報,他竟然這麼快就得到了?

北楚寒神色一凜,死死攥緊手中的一方紙條(上陳小字:歲始,大涼太子選立太子妃),咬牙的明知故問之中帶著切齒。

“大涼內患也好,外憂也罷。大國之勢,不是一朝建成的,更不可能在一夕間就被擊潰。”北楚棲氣定神閑,回話有禮,“若北渝想攻,在大涼內,就需要內應。”

而若想守,就不是武臣當道的北渝了,他懶懶掃視了一眼庭中的群臣,不輸王上的氣勢,讓人後背一涼。

北楚寒沉默了,他這個皇位坐得有多不穩,朝野上下,心知肚明。

隻是明明最該登上這寶座的人,為何中途拱手讓道,卻是天大的謎團。

朝夕多年,上麵坐著的那個人的心思,他隻看一眼,就能知道。

“王弟願意親自去大涼一趟,結交兩國之好!”北楚棲再度開口,道,“王兄不必為弟擔憂,母妃仙逝,家室未立,年節這杯酒,當可歸來再慶。”

“七世子莫要誇下海口,事成才可同慶,若是我北渝的親王去了大涼,橫遭生變,成了質子,陷王上於不仁不義,又當如何?大涼太子真要納妃,北渝自然得派出公主才顯誠意,這適齡的公主,又上哪裏去找?”蘭丞相的槍口換到北楚棲身上,劈裏啪啦,駁個不停。

七世子開了口,大將軍隻好熄了火,不過背地裏還是在思索打仗的事宜,東西南三路、中路,前鋒,後衛,備援軍,該派哪支到哪裏,無論陣法是三十六變還是七十二變,都一一在腦中成形。

丞相就不同了,他是個理智派,管他說話的鐵騎大將軍還是功高震主的七世子,在他眼裏,都非萬全之策,都是狗屁不通,都是些隻顧占茅坑,解了大小急事卻不知道擦屁股的人。

“嘖——”好好一個丞相,搶什麼諫官的飯碗呢,北楚棲覺得,北渝的官製上有必要降降諫官的俸祿,不然這蘭丞相一直眼紅,真不是個辦法,“蘭丞相難道不知,蘭琳郡主正是婚嫁的好年齡,此去大涼,榮華無雙,日後母儀天下,更是可期。”

忍不住細細品味蘭丞相剛剛的那番話,成了質子,他便自己在大涼吃喝玩樂,陷北楚寒一個不仁不義之名,真挺好。